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胪滨府

胪滨府

地区名。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清宣统元年(1909)置。治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辖域东西220里,南北420里。东接呼伦府,南及西邻外蒙古车臣汗部,北界俄罗斯萨拜喀勒省。唐虞属山戎地。周、战国、秦属东胡、山戎地。汉属匈奴左地。后汉属乌桓。三国魏属鲜卑境。晋隶鲜卑宇文、段部。后魏、北齐为地豆于地。隋为突厥地。唐为室韦西境。辽为上京道静州边外及鄂建特埒、伊逊巴勒、乌纳哈喇三锡林人地。金为乌古迪烈统军司及泰州边地、鞑靼诸部地。元为齐王、广宁王及弘吉剌部封地。明为脱古思帖木儿驻牧地,后置罕麻河卫。清属呼伦贝尔。光绪三十四年(1908)拟设满珠府。宣统元年定置胪滨府。清初至民国年间,治内有汉、索伦、达斡尔、蒙古、朝鲜等族居住。

猜你喜欢

  • 米隆

    西藏珞巴族对来自异氏族定居户的称谓。亦作纽磅、纽巴,珞巴语音译,意为“无地人”、“他氏族人”。须得到住地氏族或村寨首领同意后方能定居。经济生活以打工、开垦村公有林荒地、经营绝嗣和外迁户的土地,或借蓄奴

  • 洪亮吉

    1746—1809清代文史学家。江苏阳湖(今武进)人。字稚存,一字君直,号北江。乾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充国史馆纂修官,参预修撰《高宗实录》,旋督贵州学政。嘉庆四年(1799)以直言朝政获罪,谪戍新疆

  • 黑水州都督府

    唐置边疆政区名。亦简称黑水都督府、黑水府、黑水州。因设于黑水(今黑龙江)流域而得名。开元十四年(726,《册府元龟》作十三年)置。辖境东临日本海(包括今库页岛);北至鄂霍次克海和外兴安岭;西达精奇里江

  • 南面行宫都部署司

    见“汉儿行宫都部署院”(620页)。

  • 日用不聋

    藏语音译,意为“大头人”。参见“达诺”(723页)。

  • 努拉里汗

    ?—1791西部哈萨克(奇齐克玉兹)汗。一译努喇丽汗。初为苏勒坦,曾受命驻扎希瓦。乾隆十四年(1749),受命袭汗位。二十七年(1762),遣使向清朝政府奉表贡,示归服。三十六年(1771)春,在沙俄

  • 天方正学

    书名。中国伊斯兰教著作。清代名经师蓝子羲撰。7卷。成书于清咸丰二年(1852)。作者字煦甫,湖南长沙人。官至湖北武昌府尹。精儒家经典及伊斯兰教典籍。此书以《周易》、《中庸》、宋明理学、阴阳五行说,解释

  • 毡庐

    见“穹庐”(1535页)。

  • 菊儿罕

    见“古儿罕”(440页)。

  • 习失

    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犹人云常川也”,即“连续不断”之意。金代女真族人有以此命名者,如康宗时将领完颜习失。海陵王时武库直长名习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