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布腾多尔济
清朝蒙古王公。科尔沁部人。博尔济吉特氏。阿喇布坦长子。尚郡主,封和硕额驸。康熙五十五年(1716)父卒,因年幼,由叔父罗卜藏喇什袭郡王爵。乾隆三年(1738),叔父卒,封固山贝子,赐乾清门行走。
清朝蒙古王公。科尔沁部人。博尔济吉特氏。阿喇布坦长子。尚郡主,封和硕额驸。康熙五十五年(1716)父卒,因年幼,由叔父罗卜藏喇什袭郡王爵。乾隆三年(1738),叔父卒,封固山贝子,赐乾清门行走。
?—967夏州党项羌首领。本姓拓跋氏,后改名彝兴。五代后唐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彝超弟。后唐清泰二年(935)兄病,以行军司马职被推为留后。兄卒,遂代定难军节度使。后晋天福二至八年(937—943)累加封
1494—1553明代云南丽江土官、纳西族著名诗人。字恕卿,号雪山,又号万松。纳西族名阿秋阿公。土知府木定(阿牙阿秋)之长子。明嘉靖六年(1527)袭父职。政事开明干练。嘉靖十五年(1536),授中宪
①(?—1742)清朝将领。蒙古族。土默特部人。阿弼达长子。初授副都统。康熙五十九年(1720),授参赞大臣。随振武将军傅尔丹由阿尔泰征准噶尔部策妄阿喇布坦,擒宰桑贝坤。雍正元年(1723),袭都统。
傣语音译,又作章哈,意为“能歌善唱者”。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民间男女歌手,傣族文学的继承、传播和创新者。一般不脱离生产。民间每遇节庆或重大活动,均请其演唱。平时夜间也在各村寨自发进行演唱。内容包括傣族社会
辽代御帐。辽代皇族为习于游牧生活的契丹人,实行四时※捺钵制度。其俗东向而尚左,御帐东向,遥辇九帐南向,皇族三父房帐北向。东西为经,南北为纬,故谓御帐为横帐。引伸为皇族的代称,有广、狭两义,广义指※三父
碑铭。清代驻藏官员关于善待出痘患者及改良其死后丧葬习俗的刻石。乾隆五十九年(1794)钦差驻藏大臣和琳撰文。碑文为汉、藏两种文字对照,立于拉萨大昭寺前。汉文全文载《卫藏通志》。内劝人勿将出痘疹者逐于旷
解放前伊犁乌孜别克族学校名。初创于18世纪70年代末,原为乌孜别克清真寺宗教学校,初仅能招收学生40—50名。20世纪初,规模扩大,教学内容逐步向现代化过渡。30年代时发展成为正规制小学,改名为“鲁西
书名。清代回族文史家※蒋湘南撰。为其代表作之一。凡6卷,大部分诗歌收入此书。由其好友洪符孙从旧刊诗集中选出200余首,以书屋“春晖阁”名之。初刊于道光十六年(1836)。同治八年(1869)又由潘筠基
明代藏区古地名,在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境。明廷在其地置陇答卫。详见“陇答卫指挥使司”(1255页)。
书名。明代广西地方志书。60卷。明林富(字省吾,福建莆田人,汉族)修,黄佐(字才伯,广东香山人,汉族)纂。成书于嘉靖十年(1531)。内分图经、表、志、传、外志等门类。今存广西通志之最早者。每门类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