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色拉寺

色拉寺

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最大寺院之一。寺名为藏语音译,意为“野玫园”,全名野玫园大乘洲。与哲蚌寺、甘丹寺合称拉萨三大寺。位于拉萨市北3公里的色拉山麓。由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弟子释迦益西(《明史》作释迦也失)创建。明永乐十二年(1414),明成祖派人进藏敦请宗喀巴赴京,宗喀巴年迈难以成行,即派他代赴南京朝觐,遂被封为大国师,赐财物。返藏后,即用这些财物,并得到本地贵族资助,于永乐十七年(1419,一作十六年)创建该寺。内分3个扎仓、29个康村和若干米村。曾规定僧人总数5500名,解放前实达8000名。建筑宏伟华丽,内藏有明宣德皇帝在释迦益西第二次进京朝觐、封其为大慈法王(藏语称降钦却杰)时新赐缂丝像,该寺以金汁写成的藏文《大藏经》,以白檀香木雕刻的16尊者塑像等珍贵文物。自格鲁派掌握西藏地方政权后,该寺的政治、宗教地位日显重要。主要经济来源是占有庄园、牧场、农牧奴,并以差、租、高利贷和经营封建买办性商业等形式剥削农牧奴;其余来自于信众布施和政府补助。曾任西藏地方摄政的第五辈热振活佛出自该寺结扎仓,因坚持爱国立场,于1947年被杀害。为此,该扎仓僧众曾与亲帝分裂分子控制的藏军发生武装冲突,死伤僧众百余人。

猜你喜欢

  • 贺州

    渤海王国置。为东京龙原府所辖4州之一,领洪贺、送城、吉理、石山4县。辽灭渤海后,其民被迁至今辽宁凤城、岫岩县一带,仍以原州名置州,县皆废。

  • 花爸爸

    清代阿拉伯文书法家。回族。姓花,佚其名,中国穆斯林尊称之为“花爸爸”或“花巴巴”,即“老人家”或年高德劭的贤者之意。约乾隆、嘉庆年间在世。曾在北京等地任教长,精通《古兰经》和阿拉伯文。是中国伊斯兰教界

  • 交趾郡

    古郡名。秦汉之际南越赵佗并安阳王地置。汉元鼎六年(前111),武帝灭南越国后归汉,仍置此郡。治所羸(今越南河内西北)。辖境相当于今越南北部,为骆越人聚居地之一。东汉至南朝时治所移至龙编

  • 和戎

    中国古代内地政权对北方少数民族采取的和平政策。初见于春秋。春秋时期,晋、秦、齐、楚等大国互相争霸,并不断与北方戎、狄等民族发生激烈冲突,矛盾纵横交错,相互制约。晋悼公四年(前569),山戎(《逸周书》

  • 渐丁军

    元代蒙古军兵之一种。《元史·兵志一》:“孩幼稍长,又籍之,曰渐丁军。”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规定:家只1丁者不作数,凡2丁至5丁、6丁之家,只存1人,余皆充军。

  • 有苗

    古族名。又称三苗、苗民。据《山海经·海外南经》云:“昔尧以天下让舜,三苗之君非之,帝杀之,有苗之民,叛入南海,为三苗国”。详见“三苗”(46页)。

  • 珞根卡额

    旧时西藏地方政府在※珞瑜的旁兴、加热萨地区设5个珞巴定的俗称。“定”略似内地的乡、保。位于珞瑜地区的东部、雅鲁藏布江沿岸。原为珞巴族聚居地。清光绪七年(1881),※噶郎王统辖了※白马岗,遂在此按地域

  • 喀尔喀车臣汗部右翼中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鄂罗格依,接本部右翼中右旗界;西至伊克噶札尔阿齐图山,接土谢图汗部左翼右末旗界;南至乌兰陀罗海,接土谢图汗部左翼中旗界;北至巴颜哈喇接土谢图汗部中旗界。有佐领8。会盟于克鲁伦

  • 蒲察部

    辽、金时女真诸部族之一。分布于按出虎水(今松花江支流阿什河)及斡泯水(今额尔敏河)流域。下辖7个分部。景祖乌古迺时(1074年前在位),归附于完颜部。世祖劾里钵时(1074—1092年在位),该部结乌

  • 革兰台

    ?—1548明代蒙古朵颜卫首领。成吉思汗部将※者勒篾(折里麦、济拉玛)后裔,朵颜卫都督※花当长孙。嘉靖九年(1530),祖花当卒,父革列孛罗早死,叔把儿孙谋夺嫡袭职未遂,亦死,于翌年袭祖职都督。时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