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棱墨尔根
清代蒙古王公。阿巴哈纳尔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异母弟※别里古台后裔,多尔济伊勒登长子。初依喀尔喀蒙古车臣汗硕垒,驻牧于克鲁伦河,后为喀尔喀所迫,南徙绰诺陀罗海。康熙五年(1666),率众300余归附清朝。六年,封札萨克多罗贝勒,清朝以阿巴噶部原牧地给阿巴哈纳尔部。掌本部左翼,以栋伊思喇布掌右翼。
清代蒙古王公。阿巴哈纳尔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异母弟※别里古台后裔,多尔济伊勒登长子。初依喀尔喀蒙古车臣汗硕垒,驻牧于克鲁伦河,后为喀尔喀所迫,南徙绰诺陀罗海。康熙五年(1666),率众300余归附清朝。六年,封札萨克多罗贝勒,清朝以阿巴噶部原牧地给阿巴哈纳尔部。掌本部左翼,以栋伊思喇布掌右翼。
春秋时期晋国和白狄之间的战争。春秋初,白狄居牧于陕北和晋西北一带,晋献公为“启土”,以武力驱逐狄人。周惠王二十四年(前653),晋将里克率兵侵入狄地采桑(今山西吉县),击败狄师,狄人被迫退走。因狄人势
羌族舞蹈名。羌语音译,亦称羌族锅庄。内容广泛,又分为举办丧事时跳的“忧事沙朗”和节日喜庆时跳的“喜庆沙朗”。两者的音乐和舞蹈,从内容到气氛都有迥然不同的风格。喜庆沙朗,舞蹈时一般均着盛装,男女各成一行
?—1647清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舒穆录氏。杨古利次子。崇德二年(1637),袭父超品公爵,擢内大臣。六年,随军围锦州,败明经略洪承畴援兵13万,与大臣伊尔登率军追击,设伏高桥,斩明兵甚多。后因不能
元代傣族土司。元中统(1260—1264)中,其地首领归附。至元十三年(1276),置路。领三甸。治所在今云南永德县东北永康。隶金齿宣抚司,为金齿6路之一。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为镇康府,十七年
书名。清康熙至咸丰年间,该书屡经重修,版本甚多:①康熙二十三年(1684)奉天府尹董秉忠(今辽宁辽阳人)等奉敕撰,32卷,图9幅,刻本6册;另有康熙五十年(1711)廖腾煃等的续修本,仅增“杂志”一目
成吉思汗灵堂八白室所在地。蒙古语音译,意为“多泉”。在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苏木。据《成吉思汗祭典》载,该地有巴噶卜拉噶(小泉)、伊克卜拉噶(大泉)、托古噶卜拉噶、莽罕卜拉噶、阿鲁卜拉噶、
元明湖广土家族土司名。元至正十七年(1357),明玉珍以元施南宣抚司改置,在今湖北利川市、宣恩县一带。明洪武四年(1371),宣慰使覃大胜遣弟覃大旺朝觐,献元朝所授金虎符,仍授原职,秩从三品。十五年(
清代新疆伊犁额鲁特营左翼携眷驻防兵。乾隆二十九年(1764)自承德移住。准噶尔达什达瓦部裔。所部设1昂吉、6佐领。置总管、副总管各1员。驻特克斯、察林塔玛哈等地。为伊犁额鲁特重要组成部分。参见“额鲁特
峡名。系指黔江流经广西武宣县勤马至桂平县弩滩地段。两岸高山耸峙,江水奔流直泻,江面横亘一大藤,以作桥梁,故名。一般又指今桂平、平南、藤县、金秀、武宣、贵县、象州等“磐六
契丹部族名。辽圣宗时(982—1031)以所俘唐古(※党项)族民户所置,为圣宗三十四部之一。其部民原为契丹皇族宫卫奴隶,后户口蕃息,又值圣宗释免奴隶,以置部,取得平民地位。设节度使统领。隶北府,部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