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苻健

苻健

307或317—355

十六国时期前秦创建者。字建业。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初名罴,字世建,为避石虎外祖之讳,改名健。三秦王※苻洪第三子,骁勇善战,为石虎父子钟爱。东晋永和六年(350)父死,继位,去三秦王号,受封于东晋。次年,趁后赵新亡,关中豪强割据,自称晋征西大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雍州刺史,率众西行。至盟津(今河南孟县西南黄河上),兵分两路,遣弟苻雄率众5000自潼关进至华阴(今陕西华阴西南);兄子苻菁率众7000自轵关(今河南济原西)入至渭北。自统军至长安,遂称天王、大单于,建元皇始,国号大秦,置百官,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史称前秦。皇始二年(352),称帝。四年,采用坚壁清野策略,击败入关的东晋桓温军。在位期间,置来宾馆于平朔门以怀柔远人。起灵台于杜门,与百姓约法三章,“薄赋卑官,垂心政事,优礼耆老,修尚儒学”。宣布废除后赵部分苛政,缓和关中胡、汉矛盾,并与南方通关市,进行贸易,致使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国力渐强。谥明皇帝,庙号世宗,后追尊为景明帝,改高祖。

猜你喜欢

  • 满蒙协定

    抗日战争时期在日本侵略军操纵下伪满洲国与伪蒙古军政府缔结的反共协定。1936年,由伪满洲国外交大臣张燕卿与伪蒙古军政府总裁德穆楚克栋鲁普在新京(今吉林长春)签订。协定主要内容为双方“共同防共,军事同盟

  • 莫与俦

    1762—1841清代教育家。贵州独山人。布依族。字犹人,一字杰夫,又字寿民。嘉庆四年(1799)进士,选翰林庶吉士,散馆出知四川盐源,以丁忧去职。自嘉庆十四年(1809)至道光二十一年(1841),

  • 斜卯阿里

    金将领。女真族。斜卯氏。浑坦子。年17,从伯父胡麻谷讨诈都,随父攻高丽,屡有功。随军破宁江州,以功授猛安。在亡辽灭北宋征战中,多次以少胜敌,功卓著。太宗天会六年(1128),再攻宋,率部取阳谷、莘县、

  • 彰八里

    见“张堡城”(1182页)。

  • 刀金宝

    1708—1729清代云南西双版纳※召片领(意为“广大土地之主”)。又作刀金保。傣族。车里宣慰使※诏匾勐子。雍正二年(1724)父卒,清云贵总督鄂尔泰请准以其承袭。七年(1729),清廷以思茅等六版纳

  • 薛禅

    蒙古语音译,意为“聪明”、“贤者”。又译彻辰、车臣。“薛禅者,聪明之谓也”(《元史·畏答儿传》),“犹华言大贤也”(《元史·乃燕传》)。蒙古贵族常以其为尊号,或赏赐有功之将臣。成吉思汗高祖屯必乃、岳父

  • 葱岭道行军大总管

    官名。唐第二次征西突厥沙钵罗汗阿史那贺鲁之行军建置。永徽六年(655),唐以左屯卫大将军程知节为行军大总管西征。显庆元年(656),破葛逻禄、处月2部于榆慕谷。副总管周智度破突骑施、处木昆部于咽城。副

  • 公师隅

    战国时越人。越王无疆为楚所败,其子孙遁处江南海上,有自立为王者,欲与魏通好,牵制楚国。受越王遣,前往南海求得犀角、象齿及吴江楼船、会稽竹箭等献予魏王。魏王“乃起师送越王往荆,栖之沅湘”。

  • 东匈语支

    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语支之一。这一术语是原苏联学者H·A·巴斯卡科夫1952年在《关于突厥语言的分类问题》(载《苏联科学院通报·文学和语言部分》,1952第11卷)一文中提出来的,1962年在《突厥语

  • 安抚使

    官名。始于隋代,为行军主帅临时的兼职。唐玄宗以后,由皇帝派朝臣巡视因兵燹或水旱等而受灾的地区,称安抚使、安抚处置使或宣慰安抚使。不常设。宋代常以重要地方守臣兼领,或称经略安抚使,掌管一路兵民之事。若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