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
朝鲜族传统食品。亦称药饭。流行于延边等地区。朝鲜李朝洪锡漠《东国岁时记》载:“炊糯米拌枣、栗、油、蜜、酱,并蒸调海松子,名曰药饭”。又李朝金迈淳《洌阳岁时记》载:“东俗谓蜜为药,故蜜饭曰药饭”。此为上元佳馔,用以供祀。相传新罗炤智王十年正月十五日,王幸天泉亭,有飞鸟警告于王,有逆僧谋叛,王乃及时还宫杀之。为报飞鸟相告之功,国俗乃以上元作糯米饭饲鸟,遂相沿成俗。
朝鲜族传统食品。亦称药饭。流行于延边等地区。朝鲜李朝洪锡漠《东国岁时记》载:“炊糯米拌枣、栗、油、蜜、酱,并蒸调海松子,名曰药饭”。又李朝金迈淳《洌阳岁时记》载:“东俗谓蜜为药,故蜜饭曰药饭”。此为上元佳馔,用以供祀。相传新罗炤智王十年正月十五日,王幸天泉亭,有飞鸟警告于王,有逆僧谋叛,王乃及时还宫杀之。为报飞鸟相告之功,国俗乃以上元作糯米饭饲鸟,遂相沿成俗。
羌语“俄鲁”的音译,意为“碉楼”。羌族传统民居。最早见于《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当时分布于川西北的冉夷,“皆依山居止,累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为邛笼”。今四川羌族和阿
637—735唐代佛教译经师。一称“净师子”。亦译“输波迦罗”。中印度人。刹帝利种姓。原是乌茶国王,后舍位出家。于那烂陀寺师事达摩掬多,深究密教奥义,接受灌顶。嗣奉师命到中国布教,自迦湿弥罗(在北印度
?—约500南北朝时大阳蛮首领。字道进。大阳(今湖北京山北)人。为久居※大阳蛮的汉族。先世被北朝称之为岛夷。※桓诞之子,桓玄之孙。其父幼年时因祖父被杀而流入大阳蛮中,及长,被拥为蛮首,附北魏,屡任要职
回族族谱名。始撰于明隆庆元年(1567),清代多次修撰。1935年萨嘉曦、萨镇冰又续修。8卷。卷首1卷,载历代修谱旧序及戒谕、条例、例言与新修序文、题词、引用书目等。卷1,为恩纶录,载历世有关诰敕及褒
见“哈斯木汗法典”(1644页)。
?—504南北朝时期仇池氐帅。初为北魏将领穆亮副将。齐建武二年(495),随魏安南将军、梁州刺史元英攻南郑(今陕西汉中市东),占据泥公山(今甘肃成县西南)。四年(497),受封南梁州刺史(一作行梁州刺
见“赕”(2219页)。
? —384十六国时期反抗前秦的义军首领。丁零人。世居康居,后徙中山。东晋咸和五年(1330),率部分中山丁零人投归后赵石勒,被封为句町王。后转附前燕。咸安元年(371),前秦灭前燕后第二年,强迁其部
见“狄氏”(1104页)。
1674—1724清朝皇子。满族,爱新觉罗氏。康熙帝※玄烨次子。孝诚皇后生。康熙十四年(1675),立为皇太子。6岁就读,师事大学士张英、李光地、熊赐履,通满汉文字。长于骑射,精通词赋。二十九年(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