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白靴
古代蒙古靴中的上品。以皮革制作。蒙古族尚白,故以白靴为洁净、尊贵的象征,与白袍一样,多在庄严、神圣的场合下穿用。元代,大臣入朝时,必须随身携带一双洁净的白靴,进殿前换上,将脱下的旧靴交与仆役,以免污损殿内之“金锦地衣”(犹今之珍贵地毯)。朝毕出殿时再换上旧靴,以备下次入朝时用。蒙古帝王、后妃及贵族死,亦以白袍、白腰带、白靴装殓、以示尊贵。
古代蒙古靴中的上品。以皮革制作。蒙古族尚白,故以白靴为洁净、尊贵的象征,与白袍一样,多在庄严、神圣的场合下穿用。元代,大臣入朝时,必须随身携带一双洁净的白靴,进殿前换上,将脱下的旧靴交与仆役,以免污损殿内之“金锦地衣”(犹今之珍贵地毯)。朝毕出殿时再换上旧靴,以备下次入朝时用。蒙古帝王、后妃及贵族死,亦以白袍、白腰带、白靴装殓、以示尊贵。
即“罗藏丹森讲索”(1424页)。
明代蒙古右翼鄂尔多斯部女首领。又作虎来罕同、台噶勒准根哈屯。“太虎”为汉语“太后”的蒙语音译,“罕同”即“哈屯”(夫人)。※布延巴图尔鸿台吉(把都儿黄台吉)妻,※博硕克图济农母。万历元年(1573),
地名。又作岗巴宗。在靠近西藏和锡金边界的地方。光绪二十九年(1903)以荣赫鹏为首的英国侵略军借口谈判抢占该地,拒不与清政府和噶厦代表谈判,并企图北进,因该地业已设防严备,受阻,无法前进。遂撤走,又调
元朝建国前后由朝廷召集僧道两家各就其经典教义、史事所进行的辩论。曾经历二次。第一次在戊午年(宪宗八年,1258),那摩国师、少林长老福裕奏举道家《老子化胡经》为伪托,宪宗蒙哥召释道两家至开平府(今内蒙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为※克烈分部之一。出自该部之亦勒卜客儿,曾任成吉思汗的百户长及博尔赤(司膳),为成吉思汗大哈敦孛儿帖的侍臣。参见“克烈”(985页)。
见“蔑儿乞”(2442页)。
古地名。中国历史上首都的建号。我国少数民族建号上京的有:①渤海王国王城忽汗城,故址即今黑龙江宁安县西南渤海镇东京城。大钦茂为王时(737—793),仿唐五京之制设。所置地方行政机构曰龙泉府。城,参见※
蒙古等民族的传统奶食品之一。蒙古语称“乌日莫”。多为牧民自制。在夏、秋两季,将鲜奶倒入锅内加热,用温火煨煮,俟其将沸,以勺子搅拌,使奶生沫浮于表面,同时点些生奶,使奶汁中的脂肪凝结成一层黄色的皮子,取
唐代南诏地方行政区划名。为“十睑”之一。大历七年(772),阁罗凤在勃弄川筑白崖城,设睑,故又称勃弄睑。樊绰《云南志》载:“城高十丈,四面皆引水环流,惟开南北两门……城北门外有慈竹丛,大如人胫,高百余
见“萧挞里”(19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