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宁东关清真寺

西宁东关清真寺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在青海省西宁市东门外。俗称东大寺。与西安化觉巷清真寺、兰州桥门街清真寺、新疆喀什艾提卡尔清真寺并称为中国西北四大古寺。据传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由沐英等创修。经明、清及民国时期,多次改建和增修。总面积约13000平方米,为青海省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寺院。是西宁10余万穆斯林之宗教活动中心。进寺前三门,是数十级花岗石。阶台上是一大四小圆拱式五个寺门,门南北两侧为“邦克楼”(即唤醒楼)对峙,高达17.5米,巍峨壮观,具有浓厚的阿拉伯建筑风格。后院为大殿,雄伟宽阔,面积为1,136平方米,可容3千教众礼拜。为国内所少见。其外形以“凤凰单展翅”,采用“两脊一卷”的殿顶结构,乃中国宫殿形式。大殿脊顶中竖3尊镀金宝鼎,乃拉卜楞寺僧众所赠,为回、藏人民友好之象征。前面斜林圆卷、方材混合,彩檐画栋,为伊斯兰教寺院之独特风格。两侧大楼为“五转七”式(看似五间外转七间)、内外精雕细刻。寺内重点建筑及注目之处,皆有砖刻之佳作,其中大殿两侧的雕栏砖砌八扇屏,上刻古典图案和各种花草,乃回族砖雕艺术之精品。原藏有碑石十几座,乃珍贵之文物资料,多遭毁,今存3座。青海省伊斯兰教协会即设于此。

猜你喜欢

  • 侗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甘”、“更”或“金”。分布于湖南、贵州、广西三省(区)交界地区和湖北西南一带。人口2514014 (1990年)。其分布以贵州黎平、榕江、从江、锦屏、天柱、剑河、镇远、玉屏,湖

  • 信苴隆

    即“段隆”(1694页)。

  • 火赤哈儿的斤

    ?—1286元代高昌畏兀儿亦都护。※巴而术阿而忒的斤曾孙,※马木剌的斤之子。至元三年(1266),父卒,受世祖忽必烈命,嗣位亦都护(国主号,意为“幸福之主”)。奉命收抚因遭海都之乱而离散的畏兀儿之众。

  • 移剌古与涅

    ?—1213金末将领。契丹族。章宗泰和(1201—1208)年间,为副统随左监军纥石烈执中抗击宋军北伐。六年(1206)十一月,出清河口(今山东东平西),领精骑4千强渡淮河,大败宋兵,克淮阴,进围楚州

  • 长乐川

    古地名。旧名达乐山。以山下有铎洛泉,又名铎洛山。在今宁夏吴忠县南山水河(一名若水河)一带。唐咸亨三年(672)后,于此置长乐州(今宁夏同心县韦州),隶原州。为吐谷浑居地。

  • 噶尔汉

    ?—1688清朝将领。满洲正红旗人。纳喇氏。兵部尚书噶达浑之子。顺治十四年(1657),袭父一等轻车都尉世职,为王府长史。康熙九年(1670),任正红旗满洲都统。十四年(1675),授镇安将军,驻防河

  • 毛明暗台吉

    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一作明暗台吉。孛儿只斤氏。※扯力克第三子,满官正比吉生。驻牧于张家口西北边外,领麻古明安部,在大同新平市口与明朝互市,受明封为百户。万历三十五年(1607),第三代顺义王扯力

  • 辉特下后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乾隆二十年(1755),辉特台吉达玛璘从叔父罗卜藏率众归清,封札萨克一等台吉,建旗。初随杜尔伯特部驻牧扎克拜达里克(喀尔喀赛音诺颜部内)。继迁额克阿喇勒、额尔齐斯。后定牧于科布多北

  • 扎铁匠

    ?—1727清代云南威远、镇沅各族反清斗争首领。威远拉祜族。雍正三年和四年(1725、1726)清改威远土州(今景谷)、镇沅土府(今镇沅)为流官,以刘宏度为威沅州同知,后调升镇沅府同知。刘借没收傣族私

  • 内蒙古人民自卫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内蒙古各族人民的武装。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中共中央对内蒙古工作方针的指示及1945年11月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关于“准备建立内蒙古人民自卫军”的指示要点,1946年“四三”会议后,由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