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番

西番

①汉族和白族对普米族的称呼。亦作西蕃。一说始见于《宋史》;一说早在公元3世纪晋初张华《博物志·异鲁》已有载称:蜀中南高山有“西番部落”。五代《定西番》词牌说蜀郡附近有该族群活动。《太平寰宇记》卷77《剑南西道黎州》条认为《博物志》所云西番部落的地望在沈黎郡,即今大渡河南北的甘洛县和汉源县。这正是历史上西番的主要聚居区之一。唐宋以来,其名也用以称吐番,或说吐番系西番别种。宋代《文献通考》则分别记载“西番”与“吐番”的事迹。元初《异域志》说西番的另一种叫“阿丹”,意为“总根”、“源头”。阿丹的地望正是四川的盐源、木里与云南宁蒗三县毗连地区。明代在永胜、华坪一带的西番已是一个繁盛民族。天启《滇志》卷30载:“西番、永宁、北胜、蒗蕖凡在金沙江北者皆是。”维西、兰坪等地的西番见于记载较晚。元明以来的西番,与今普米族分布的地区大体一致。其时,亦称与之邻近的藏族为西番。说明普米族与藏族渊源关系较近。 ②见“西蕃”(693页)。

猜你喜欢

  • 奴皆部

    见“度稽部”(1721页)。

  • 丹珠尔

    藏文大藏经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藏语音译,“丹”为“丹觉”之简称,意为“论”或“经论”,“珠尔”意为“翻译”,总意为“一切经论的译文”,又称“付藏”,通称“论部”。内容均为后人对佛经的各种论述或注疏等。

  • 乞卜察克部

    参见“希布察克部”(1108页)。

  • 土千夫长

    官名。原系古代武官,《尚书·牧誓》有此官,统帅二千五百兵卒,取整数称之。明代在少数民族地区设此官,以当地头目充任,为武职小土官,听命于官军,跟随征战。

  • 八千颂般若

    藏传佛教名词术语。《元史·释老传》载:西番僧“若岁时祝厘祷祠之常,号称好事者”,“有曰阿昔答撒答昔里,华言八千颂般若经也。”梵文Astasahasrika,译为八千颂般若经,即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五会。

  • 扶余府

    渤海王国置。为渤海十五府之一。因置于扶余族故地故名。领扶、仙2州。治扶州,故址在今吉林省农安县;也有认为在该省四平市西一面城古城,或说在怀德、梨树县一带,旧说在今辽宁开原县境或其以北地。辖境约有开原县

  • 察布察尔大渠

    见“锡伯渠”(2364页)。

  • 作万·官却丹达尔瓦

    1784—1843清代甘肃拉卜楞寺第三十九任堪布。藏族。生于钟接之达合拉家族。入拉卜楞寺学完五部大论后,享有盛誉。获多然巴学位,立宗辩论结业后,转入密宗学院熟记密集仪轨,任扎仓格贵。道光四年(1824

  • 拉堆绛万户

    元代乌思藏十三万户之一。又作绛万户。建制见“拉堆洛万户”(1373页)。治所在今西藏昂仁县,管民2250户。拉堆绛万户《元史》失载,其辖区在藏地方上部以北,领地甚广,万户长为西夏王室后裔,夏亡后迁居其

  • 可朱浑元

    ?—559或560东魏、北齐将领。字道元。鲜卑可朱浑氏(朱氏)。其先世为辽东慕容部人,世为渠帅。北魏时拥众内附。曾祖护野肱为怀朔镇将,遂居家于镇。少有武略,与高欢相识。北魏孝昌(525—527)初,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