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赛典赤·赡思丁

赛典赤·赡思丁

1211—1279

元朝大臣、政治家。全名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阿拉伯语“赛典赤”,意为“荣耀的圣裔”,“赡思丁”意为“宗教的太阳”,“乌马儿”意为“长寿”。回回人。出生于中亚布哈拉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家庭。苦鲁马丁之子。元太祖十六年(1221),蒙古军攻下布哈拉时,随父率骑兵千人归附成吉思汗,充任帐前侍卫,随从征战。窝阔台汗时(1229—1241年在位),任丰、净、云内三州(今大同市西北,呼和浩特市一带)都达鲁花赤(镇守官)、燕京路断事官。蒙哥汗即位后,任燕京路总管。宪宗八年(1258),受命管理军饷,供应未尝缺乏。世祖中统元年(1260),任燕京路宣抚使。二年,拜中书平章政事,“军国重事,无不由之”。三年,兼管财政,严格控制交钞发行量,使财政出现稳定局面,以“轻财爱民,多惠政”著称。至元元年(1264),任陕西、四川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兴办学校,修治山路、桥梁、栈道,故长安民为其树碑以志功。十一年(1274),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在滇六年,有政绩。为改变社会秩序混乱,政令不一,军管民政,刑法苛刻,赋役繁重之时弊,奏准取消军管民政之制,设路府州县,置州县令长,使云南正式成为行省一级政区。对当地少数民族采取羁縻方针,安抚各族首领,使之款附。采取省徭役、招散亡、恤鳏寡、备灾荒、兴儒教、礼贤士、汰冗官,设路食以待劳民,薄征税以便商旅等措施。兴军民屯田,建立12屯区,屯区约8万亩。兴修水利,修浚滇池、六河,以资灌溉。设驿站,修驿路,加强云南与中原各地的联系。建孔庙,授学田,提倡文教,在昆明兴办一所庙学。率回回军进入云南后,将伊斯兰教、阿拉伯文、波斯文、制炮术、采冶术、医药和天文、历算知识及阿拉伯、中亚各地的手工业技术传到云南。相传在昆明建清真寺12所,现尚存2所,一为城南清真寺,一为寺街清真寺。卒于任,追封咸阳王。世祖诏云南省臣尽守其成规,不得辄改。葬昆明北门外松花坝,百姓为之立庙祭祀。今昆明五里多村建有其衣冠冢。

猜你喜欢

  • 巴布扎布

    1875—1916清末民初蒙古宗社党首领。蒙古族。姓韩。内蒙古卓索图盟土默特左翼旗人。约10岁左右,随父迁居苏鲁克旗(今辽宁省彰武县)。其家乘该旗放垦之机占有大量土地,成为当地暴发户。自幼不愿劳动,与

  • 莫贺咄特勤

    见“契苾葛”(1565页)。

  • 西征庚午元历

    成吉思汗时期耶律楚材创制的历法。又名《麻答把历》。蒙古国初期承用金朝《大明历》。元太祖十五年(1220),成吉思汗西征时,因《大明历》与时令不尽相符,命耶律楚材创制新历。耶律楚材在《大明历》基础上减周

  • 赛阔罗

    即“色勒库尔”(845页)。

  • 拓跋思头

    唐代党项羌拓跋部首领。唐西戎州都督拓跋赤辞从子。贞观(627—649)初年,从父拓跋赤辞助吐谷浑反唐,被唐廓州刺史久且洛生击败,太宗遣岷州都督李道彦招谕之。后与拓跋赤辞和拓跋部首领拓跋细豆等率众归唐。

  • 蒙古歹

    见“耶律善哥”(1322页)。

  • 龙佑那

    相传为三国时白子国、建宁国国主。又作龙凤佑那、凤佑那、张龙佑那、张佑那等。白族先民。传说为白子国(在今云南)国王※仁果第十五世孙(又作九世孙或十七世孙)。《南诏野史》等书云,三国蜀建兴三年(225),

  • 岭表纪蛮

    书名。广西少数民族志书。1册30章。近人刘锡蕃(亦名刘介)撰。据实地调查并参阅各种史志书籍而写。民国二十二年(1933)成书。内容详介广西少数民族的民族名称、分布区域、体质特征、居室、饮食、服饰、婚姻

  • 斋尔

    准噶尔地名。位于今新疆额敏县西南一带。汉时为匈奴右地,魏时隶属乌孙,后相继为高车、突厥、葛逻禄等占据。准噶尔部据有西北地区时,以其地广阔饶水草,为杜尔把、阿克巴、推素隆、伊克胡拉尔、赉吗里木5集赛驻牧

  • 合苏款

    见“曷苏馆”(16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