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赵藩

赵藩

1851—1927

近代白族著名政治活动家和学者。字樾村,又字介庵,别号猿仙。晚年号石禅老人。云南剑川县向湖村人。出身于官僚和书香世家。祖父赵砺轩、父赵联元均为清朝光禄大夫,学识渊博,且以矿利至巨富。自幼受蒙家学,及长熟读经史百家,酷爱诗词,工书法。同治七年(1868),参加地主武装“北路义师”,镇压杜文秀起义,两次夺取起义军据点剑川城。光绪元年(1875),中举人第四名。因厌恶八股文,6次赴京会试均落榜。购经史子集万卷,捐置剑川金华书院。初选易门县训导,后被云南盐法道钟念祖和云贵总督岑毓英选入幕府。因出谋助岑毓英镇压“倮黑夷”(今拉祜族),被保举候选直隶州知州,加知府衔。十九年(1893)以后,奉调入川,先后任筹饷局提调、酉阳州知州、川东土税局督办、保商局督办、按察使(臬台)、滇黔官运局总办、永宁道等职。又署盐茶道兼理通省厘金,执四川省财政大权,总督岑春煊事无不问,三获清帝传旨嘉奖,有“天下监司第一”之誉。因感帝国主义侵略之危急和清廷的腐败,撰诗文赞扬刘永福所率黑旗军的抗法业绩,表示对清廷的不满,同情革命党人。1905年孙中山创立同盟会后,受革命浪潮推动,虽身为按察使,积极参加营救革命党人。由于营救四川同盟会会员谢奉琦失败,辞官回籍。1910年,响应蔡锷等人领导的昆明起义,在大理筹组“迤西自治总机关部”,被选为该部总理。旋被蔡锷任命为迤西道巡按。1912年冬,被选为众议院议员,于翌年春至北京任职。因对袁世凯独裁不满,遭致迫害,愤然离京返滇。1915年,参加蔡锷、唐继尧等人领导的讨袁护国运动,担任云南省团保局总办,负责护国军后方治安。1917年,代表唐继尧赴广州参加孙中山护法军政府的政务会议,被任命为交通部长。1920年,奉孙中山命,促成滇军参加讨伐桂系军阀。同年辞职回云南,任云南省图书馆馆长,继续整理云南文献资料,同时还参加反对云南军阀唐继尧的“倒唐”活动。平生学术成就卓著,总纂《云南丛书》初编、二编,共205种,1631卷;《滇中兵事记》20卷等,对云南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保存,作出了重大贡献。此外还著有《岑襄勤公年谱》、《向湖村舍诗》(初集、二集、三集、别集)、《桐华馆梦缘集》、《小鸥波馆词抄》、《介庵楹句辑钞》(正集、续集)、《向湖村舍杂著》等40余集。其文学创作主要是诗词、楹联,目前所能见到的就有四五千首,还有大量散佚。其成都武侯祠对联为惊世之作:“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被誉为发人深省的“施政篇”和“治安策”。昆明大观楼长联为其书法杰作,传颜体字的骨力,为世人瞩目。近代名人蔡锷、李根源、周钟岳等均出其门下,与章太炎有诗词之交。

猜你喜欢

  • 达赖喇嘛六世

    见“仓央嘉措”(321页)。

  • 永㥣

    清宗室。字嵩山。满族。爱新觉罗氏。康修亲王崇安之子。袭镇国将军。爱好诗文,善书法。诗宗盛唐,书法赵文敏。晚年独居一室,不与人接,诗多散佚。

  • 迪烈得

    见“敌烈部”(1882页)。

  • 匐俱

    见“移涅可汗”(2069页)。

  • 噶居曲嘉措

    1571—1635明末青海地区高僧。藏族。出生于黄河下贵德之朵尔玛塘村。七岁始于古哇新寺从其叔却吉坚参学藏文,听经法。万历十二年(1584),从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出家。十五年(1587),赴西藏学习

  • 辅国公

    爵名。清代宗室中爵秩之一。沿袭古代武散官之称。在※“清宗室十四等封爵”未定之前,内有“入※八分”和“不入八分”之别;之后,仍加“奉恩”者概入八分。崇德元年(1636),始立此爵,时初创九等封爵,以列第

  • 噶勒丹

    见“噶尔丹”(2499页)。

  • 跳丧

    土家族丧俗。亦称跳牌、跳流落。丧家在亲朋悼念亡者时举行的一种击鼓踏啼活动。一般在晚上举行。湘西凤凰等地由流落主持。流落(似汉族道士)身着法衣,杀牲祭祀,可视丧家贫富而定杀牛或猪、羊、鸡等。跳牌时,由流

  • 中爱

    即“钟根”(1666页)。

  • 得胜口站

    元代驿站名。为大都(今北京)至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西路(又称纳钵西路)驿道上的驿站之一。北距野狐岭站30余里,旁为荨麻林,今称洗马林。拉施特著《史集》称荨麻林居民为中亚撒麻耳干人,马可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