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里笃国
辽代女真五国部之一。又作越离覩、斡离都、玩突,《满洲源流考》改作伊覩图,谓乃满语(女真语)“明显”之意。分布在今黑龙江省桦川县境,今梧桐河会松花江处对岸之万里霍通,中外学者皆认为是该部中心所在。辽圣宗(982—1031年在位)时,已见其以部名通贡于辽。辽在其地设越离覩国王府管理其民。以渔猎为生。金初,被阿骨打统一,为金代女真的一部分。今有人认为,元代脱斡怜军民万户府和明代阿陵站设其故地。
辽代女真五国部之一。又作越离覩、斡离都、玩突,《满洲源流考》改作伊覩图,谓乃满语(女真语)“明显”之意。分布在今黑龙江省桦川县境,今梧桐河会松花江处对岸之万里霍通,中外学者皆认为是该部中心所在。辽圣宗(982—1031年在位)时,已见其以部名通贡于辽。辽在其地设越离覩国王府管理其民。以渔猎为生。金初,被阿骨打统一,为金代女真的一部分。今有人认为,元代脱斡怜军民万户府和明代阿陵站设其故地。
学校名。1927年创置。校址位于西宁马坊街三圣庙。其前身是“青海蒙古半日学堂”见(1283页)。
过去广西大瑶山和贵州部分瑶族地区的一种特殊政治制度。根据参加村落的不同范围分总石牌、大石牌和小石牌,可以包括瑶族不同支系的村民,还可吸收散居当地的汉人参加。石牌头人不由选举产生,由四五个群众公认的自然
亦作“哈达”。女真语音译,“山峰”之意。《金史·国语解》谓“山之上锐者”。满洲语和蒙古语至今犹有此词。可能源于阿尔泰语系诸语族的祖语,起源甚早。
见“达密里部”(734页)。
见“格哷图台吉”(1810页)。
?—1676清朝将领。满洲镶白旗人。索绰罗氏,世居吉林乌拉地方。初任分得拨什库(骁骑校)。顺治十八年(1661),随军征山东,连战皆捷。康熙十五年(1676),从征陕西,至显义关,败高定、蔡元马步兵。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载,清代塔哈河在黑龙江境内。今有人定在呼玛尔河支流塔哈河流域。
即“药卢”(1602页)。
见“思州宣慰司”(1659页)。
见“爱毕勒达”(18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