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勋
1854—1901
清宗室。满族。爱新觉罗氏。庄亲王奕仁次子。同治十一年(1872),封不入八分辅国公。光绪五年(1879),袭庄亲王爵。二十六年(1900),趁义和团入京师,谋借义和团排外,以达废立之目的。清廷对外宣战后,与载漪相结,同刚毅为统率京津义和团王大臣,在府内设义和团总部,又任京师步兵统领。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随慈禧太后西逃。议和后,被指为祸首之一,夺爵并令自尽于山西。
清宗室。满族。爱新觉罗氏。庄亲王奕仁次子。同治十一年(1872),封不入八分辅国公。光绪五年(1879),袭庄亲王爵。二十六年(1900),趁义和团入京师,谋借义和团排外,以达废立之目的。清廷对外宣战后,与载漪相结,同刚毅为统率京津义和团王大臣,在府内设义和团总部,又任京师步兵统领。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随慈禧太后西逃。议和后,被指为祸首之一,夺爵并令自尽于山西。
1088—1155金初将领、大臣。亦名挞不野。渤海人。先世于渤海国亡后迁居东京辽阳(今辽宁省辽阳市)。辽末,被征入伍,与阿骨打军作战,兵败,脱身至宁江(治今吉林省扶余县石头城子)。城破,出逃,为女真军
宋代云南大理(后理)国国王段智兴年号。1197—1200,凡4年。
见“坳瑶”(1291页)。
即“冉瞻”(564页)。
见“坳瑶”(1291页)。
镇名。藏语音译,又作帕克里、裴里、裴利。在西藏自治区亚东县东部,雅鲁藏布江中游南岸。居喜马拉雅唐拉山口南的山麓,南通卓摩区的春丕与亚东以达印度和不丹,西南通尼泊尔,是西藏守护唐拉山道的重镇,原西藏地方
见“恰克拉”(1725页)。
部族名。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之一。又作兀拉、兀剌,满语意为“江”。因分布于乌拉河畔,故名。源同※哈达部首领,纳喇氏(一说原为完颜氏)。世居忽喇温江(今呼兰河)一带。始祖纳齐布禄南徙辉发、乌拉部间启尔撒河源
晋代宇文部首领。系鲜卑化之匈奴人。※宇文莫廆子。父死,嗣立为大人。父子世雄踞漠北。又以先得玉玺三纽,自以得天助,常自夸大。率众攻鲜卑慕容廆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闻廆子慕容翰驻戍于外,遂分兵数千先袭
见“上司”(1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