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都例

都例

朝鲜语音译。旧时※“”组织的一种,即农务契。流行于延边等地区。今已不存在。多在插秧和锄草季节组织,以一个部落为单位,参加者均为男丁,有威望和力量者担任初首(亦称领首、座上、领座,即指挥者)和都监(初首的助手),管理都例事务。任期一般为1年,也可连任。都例一般都有农旗和农乐队,农旗上写着《农者天下之大本》七字,以加强成员的组织纪律性,鼓舞劳动热情。伴随都例有各种各样的民俗游戏。相传早在三国(即高句丽、新罗、百济)时期已有此种组织。参见“”(1562页)。

猜你喜欢

  • 纳渣

    见“纳若”(1266页)。

  • 谢捆

    土族语称“却克·保力嘎”,意为“取毕捆子”。旧时青海互助地区土族农业生产习俗。秋天,将田间的麦豆等捆子运到场上垒起后而举行的庆丰收活动。届时,家家杀猪宰羊犒劳农田劳作者,吃肉、喝酒、唱酒曲等尽情欢娱一

  • 措雪康

    藏语音译。西藏贵族家族之一。庄园在穷结地区。家族成员在清乾隆(1736—1795)中已跻身贵族行列。重要人物有顿柱彭错,光绪十四年(1888)为米本,十六年(1890)握一方兵权,二十二年(1896)

  • 保德郡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六等级封号之一,授龟纽银印。天历二年(1329),帖木儿受封。

  • 杨琏真加

    元代河西(西夏)僧人。又作杨辇真加、怜真加、怜真加瓦。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得江南。十四年,命其与亢吉祥并为江南释教总摄(又作江淮释教总摄),免除其所摄僧人租赋,并禁扰寺宇。二十一年(1284

  • 南村辍耕录

    书名。简称《辍耕录》。陶宗仪撰。30卷。作者于元末投考进士不中,隐居松江,耕读自适。当杂采前人笔记所载及本人亲身闻见之事,随手笔录,后编次积稿,共得382条,以成是书。所记“上自廊庙实录,下逮村里肤言

  • 沙苑之战

    南北朝时东西魏军间之战役。西魏大统三年(东魏天平四年,537)正月,东魏军兵败潼关后,丞相高欢为雪耻,乘西魏丞相宇文泰攻占恒农(今河南灵宝北)之际,亲率20万军进攻西魏。闰九月,高欢军自壶口(今山西吉

  • 巴儿忽

    蒙古“林木中百姓”(蒙古语称“槐因亦儿坚”,即森林诸部)之一部分。又作八剌忽、八儿忽、八里灰、巴儿浑、巴鲁忽歹、八立浑、八儿胡。唐初即以“拔也古”之名见于历史记载。蒙古诸部统一前,分布于贝加尔湖东北巴

  • 阿奇木伯克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名。维吾尔语“听政公平之谓”。职司所辖城、村政府的一切大小事务,职繁权重,位居诸伯克之首,掌生杀予夺之权。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朝政府平定大小和卓木后,废除世袭,视其管理城

  • 紫城

    即“羊苴咩城”(8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