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阔什别吉

阔什别吉

突厥语qoshbegi~qushbigi音译。阔什(qosh ~ qowush),意为“大本营”,别吉(begi)意为“首领”、“官人”,两者组合成词,意为“大本营长官”。※叶尔羌汗国时期担任这一官职者往往兼任乌赤别吉(统帅,作战指挥官)。由于游牧部族兵民合一,平时狩猎练武,其长官为阔什别吉;战时出征,其长官为乌赤别吉,故一人身兼二职。叶尔羌汗国后期,随着蒙古部族之定居,从事农业,以游牧生活为基础的兵民合一组织逐渐解体,作为管理游牧民平日狩猎习武的官职阔什别吉,也逐渐消失。参见“乌赤别吉”(341页)。

猜你喜欢

  • 德昂

    德昂族自称。亦作纳昂、尼昂、达昂。“昂”,德昂语“山洞”、“岩洞”之意,“德”、“纳”、“尼”、“达”为尊称的附加语,意即“住在山洞的人。”相传开天辟地时,洪水泛滥,大地淹没,人类濒临灭绝,只有少数人

  • 堪穷

    藏语音译,原西藏地方政府四品僧官职位名。相当于四品俗官。大多是贵族子弟在僧官学校“孜洛布扎”受一定时间训练后,先任“孜仲”,再升任宗本或各处局副职,后可升此品级。如仲译钦波(大秘书,译仑之主管僧官)即

  • 北周静帝

    见“宇文衍”(896页)。

  • 马仁圃

    1870—1946近代工商业家。名万兴,河北省静海县唐官屯镇(今属天津市)人。回族。成年赴天津开设“祥顺隆皮铺”,经营祖传行业。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应驻防小占新军将领王士珍之约,改制军需皮革品

  • 罗打鼓羌

    明代羌族部落名。分布在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汶县北部。宋时即已存在。陇木长官司使祖先杨文贵曾随官军征讨之。宣德年间(1426—1435 ),将军陈怀、蒋贵又率兵镇压。万历元年(1573),该部羌人围茂

  • 安国亨

    明代贵州水西宣慰司(治今黔西县)宣慰使。彝族。阿写子。隆庆(1567—1572)至万历五年(1577)间任职。史称淫虐。因家务之争杀原宣慰使安万铨之子安信,安信之兄安智告其谋反,并密结永宁宣抚使奢效忠

  • 刘眷

    ?—385晋代匈奴独孤部首领。《通鉴》作刘头眷。随兄※刘库仁附前秦符坚。东晋孝武帝太元九年(384),兄死,嗣位。引前秦并州刺史张蚝破白部大人絜佛。次年,破贺兰部于善无(今山西右玉县南),继败柔然于意

  • 喀尔喀车臣汗部左翼右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跨克鲁伦河。东至特格里木图山接本部右翼左旗界,西至哈噶勒噶山接本部右翼左旗界,南至图伦乌兰齐老接本部中末右旗界,北至玛勒胡尔山接本部中末后旗界。有佐领1。会盟于克鲁伦巴尔和屯盟。

  • 马云亭

    1856—1919近代爱国志士、医生。原名马春生。山东章邱县埠村镇大冶庄人。回族。少时在青州清真寺学习阿拉伯文及伊斯兰教经典。青年时代投笔从戎,隶左宝贵麾下,曾参加中日甲午之战。后习中医,在济南开设药

  • 东番

    ①明人对台湾或岛上高山族人的称谓。陈第《东番记》所载就是台湾和高山族人的情况。也有把岛上高山族称为“东番夷”的,如明人何乔远《闽书》:“东番夷,不知所自始,居澎湖外洋岛中,起魍港、加老港、打鼓屿、小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