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麻速忽

麻速忽

元朝官员。又译马思忽惕、马思忽惕伯。回回人。※牙老瓦赤(牙刺洼赤)之子。原籍花剌子模。约元太祖十六至十七年(1221—1222),以蒙古军征花剌子模,随父款归成吉思汗,并献管理城市方略,受委随父同治河中。太宗十至十一年(1238—1239),不花刺塔剌卜村制筛匠马合木等起义失败,偕父一起共同处理善后事宜。十三年(1241),因父奉调至汉地任职,被擢为别失八里、哈剌火州、阿力麻里、海岬立、于阗、喀什噶尔、撒麻耳干、不花刺直至乌浒河(阿姆河)岸诸地长官。窝阔台汗死后,乃马真后脱列哥那摄政,因惧受迫害,潜附钦察汗拔都。贵由汗即位后,仍旧职。阿鲁忽继为察合台汗(1260—1265年在位),被委为平章政事,兼治撒麻耳干和不花刺。世祖至元五年(1268),奉察合台汗八刺和海都命,出使波斯,探听伊儿汗阿八哈虚实。寻以不花剌遭阿八哈进攻,惧而逃。数年后返归,招集流亡,积极加强河中地区的恢复与建设,颇有治绩,深得蒙古统治者的信赖。

猜你喜欢

  • 拓跋诘汾

    ?—220鲜卑拓跋部首领。※拓跋邻之子。约在东汉灵帝年间(167—189),受父禅,继位,奉命领众从大泽(今呼伦池)附近向西南迁徙,历高山险谷,九难八阻,始居匈奴故地,今河套固阳阴山一带,接近汉区。由

  • 养赡地

    清代台湾地方政府拨给高山族屯丁的土地。乾隆五十三年(1788),由大将军福康安奏请,经军机大臣、兵部尚书批准,在台湾内山“生番”居地边界招募附近“熟番”之力壮者设屯,禁止汉人入山滋事和内山“生番”外出

  • 巴颜恩克

    卫拉特蒙古杜尔伯特部台吉。绰罗斯氏。蒙克特穆尔同族台吉。乾隆十八年(1753),随“三车凌”内迁。翌年,从蒙克特穆尔、巴济等潜逃准噶尔,游牧于塔本集赛(今新疆塔城、裕民、博罗、额敏等县地)地区。后受清

  • 称海屯田总管府

    见“称海宣慰司”(1882页)。

  • 希基莫

    达斡尔族的传统食品之一。稷子米的一种。达斡尔语音译,达斡尔族旧时吃的稷子米,将稷子加工成米有两种方法,此为其一,即将稷子直接碾磨而成。与另一种经蒸过的稷子米“敖斯莫”不同,有粘性,除作干饭外,还可作糕

  • 旧土尔扈特部南路左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乾隆三十六年(1771)置,渥巴锡汗从弟一等台吉伯尔哈什哈裔。初驻牧斋尔(今新疆托里及裕民县一带)。三十八年(1773)徙居珠勒都斯(今焉耆西北)。设1佐领。隶乌讷恩素珠克图南路盟

  • 敖鹿合特昂库

    茅草棚。赫哲语音译。又作“敖如格特安口”。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是赫哲人旧时夏季外出捕渔、狩猎用茅草苫盖的一种临时住所。过去最常见,解放后逐渐为布篷取代。

  • 泰赤乌

    蒙古尼伦诸部之一。又作泰亦赤乌、泰畴、太赤温、太丑兀里。与成吉思汗所出之孛儿只斤氏同宗,均为海都后裔。传至海都曾孙俺巴孩,人口繁衍,自成一部。游牧于斡难河(今鄂嫩河)以北地区。自合不勒罕(成吉思汗曾祖

  • 高阙州

    唐代在回纥地区建立的羁縻政权。※“六府七州”之一。位于多览葛北。以斛薛等部配合唐军灭薛延陀汗国,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647)置,以斛薛首领为刺史。隶燕然都护府。

  • 博东齐

    卫拉特蒙古杜尔伯特部台吉。绰罗斯氏。清扎萨克亲王伯什阿噶什养子。初游牧于沙喇伯勒(位于伊塞克湖北)境。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征达瓦齐,奉父命率宰桑诺斯海等内迁,以哈萨克掠牧事疏报清廷。后随伯什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