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黄焕中

黄焕中

1832—1911

清爱国将领和壮族著名诗人。字尧文,号其章。广西宁明州人。壮族。出身清贫,自幼勤奋好学,精通诗文、韬略,为人“品质纯正”,乐于助人,颇受乡里尊崇。青年时曾参加地方团练,后在家乡创办思齐书院,潜心施教。光绪九年(1883),应聘在黑旗军首领刘永福幕府参赞军务。逾年,随刘永福参加抗法战争,在怀德、丹凤、纸桥、临洮等地大败法国侵略军。中法停战后,又从刘永福驻防台湾,抗击日本帝国主义者的侵略。累有军功,钦赐六品蓝翎。二十一年(1895),清朝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后。坚决反对割地、赔款,“愿杀贼而死,不愿降贼而生”。在台南坚持抗击日寇,屡挫日本侵略军,后因朝廷一再迫令内渡,怀着极大义愤回师广东。不久又随刘永福移师钦州。暮年辞官返归故里,年逾古稀,仍施教不倦。宣统三年(1911),于家乡病逝。生前写有大量揭露社会黑暗和富于反抗精神的诗篇,汇辑成集,名《天涯亭吟草》。

猜你喜欢

  • 俅夷

    文献对独龙族的旧称。参见“独龙族”(1708页)。

  • 匠军

    元代军兵之一种。《元史·兵志一》:“取匠为军,曰匠军”。随军服役,以资军需。初置匠军千户所统之。英宗至治三年(1323),罢匠军千户所。

  • 汉军

    指由汉人组成的军兵。辽、金、元、清皆有此称。 ①辽汉军由枢密院统领。侍卫军中有专设的兵种,称“汉军侍卫”。辽阳路东京兵马都部署司统有契丹、奚、汉、渤海四军,由汉军都指挥使司统汉军。 ②金汉军初沿辽制,

  • 茶卡札萨克旗

    见“和硕特北左末旗”(1452页)。

  • 亦力察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五年(1407)二月所设之亦里察河卫改作伊拉齐或伊拉齐河卫。

  • 纳印

    布依语音译,意为“掌印者的田”。旧时布依族部分地区残存的领主经济土地制度。流行于黔南罗甸县桑郎等地。改土归流前,为土官※亭目领有的“阴免田”。桑郎亭目王氏拥有6块印田,稻谷产量约120挑(每挑约折合5

  • 罗甸国

    见“罗殿国”(1418页)。

  • 白诃黎布失毕

    ?—650唐时龟兹王。王族白姓。白苏发叠弟。兄死继位。贞观二十一年(647)两次遣使入唐朝贡,释其兄授焉耆拒唐之举,太宗仍决意兵讨。次年,与其将羯猎颠率兵5万迎战昆丘道行军大总管阿史那社尔率之唐军,败

  • 巴勒布纪略

    书名。有关清代西藏史书。乾隆朝官修。纂成未刊,有手抄本,共26卷。方略体裁。记述乾隆五十三年(1788)七月至五十四年十一月廓尔喀侵入西藏之经过。内容系依当时驻藏官员奏疏及清帝谕旨,按日汇编,详记始末

  • 别吉

    见“别乞”(3) (1069页),“妣吉”(12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