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司马光

司马光

【生卒】:1019——1086

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宝元进士。历馆阁校勘,知制诰,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等。英宗时,西夏遣使致祭,延州指使高宜押拌,侮西夏主,光奏请惩治高宜。神宗即位,擢为翰林学士。王安石主持变法,光与之政见不同,遂求外任。熙宁四年(1071),判西京御史台,从此退居洛阳十五年,专意编修《资治通鉴》。书成,擢资政殿学士。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朝政,排斥变法派,尽废新法。生平于物澹然无所好,于学无所不通,惟不喜释、老之学。家有田三顷,丧妻,卖田以葬,恶衣菲食以终其身。病亡,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


【生卒】:1019—1086

【介绍】:

宋陕州夏县人,字君实。司马池子。少聪颖好学,以父荫为将作监主簿。仁宗宝元元年进士。累官知谏院、翰林学士、权御史中丞,复为翰林兼侍读学士。极力反对王安石所行新法,以“祖宗之法不可变”为由,数与安石、吕惠卿等辩论,因出知永兴军。神宗熙宁四年,判西京御史台,退居洛阳十五年,专修史书,绝口不论时事。哲宗立,太皇太后高氏临朝,起为门下侍郎,拜左仆射,主持朝政。起用刘挚、范纯仁、范祖禹、吕大防等,悉除新法,恢复旧制。在相位八月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初编撰战国至秦二世历史为《通志》八卷,英宗命设局续修,神宗改书名为《资治通鉴》,元丰七年成书。另有《温国文正公文集》、《稽古录》等。


【生卒】:1019—1086

【介绍】:

宋陕州夏县人,字君实。司马池子。少聪颖好学,以父荫为将作监主簿。仁宗宝元元年进士。累官知谏院、翰林学士、权御史中丞,复为翰林兼侍读学士。极力反对王安石所行新法,以“祖宗之法不可变”为由,数与安石、吕惠卿等辩论,因出知永兴军。神宗熙宁四年,判西京御史台,退居洛阳十五年,专修史书,绝口不论时事。哲宗立,太皇太后高氏临朝,起为门下侍郎,拜左仆射,主持朝政。起用刘挚、范纯仁、范祖禹、吕大防等,悉除新法,恢复旧制。在相位八月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初编撰战国至秦二世历史为《通志》八卷,英宗命设局续修,神宗改书名为《资治通鉴》,元丰七年成书。另有《温国文正公文集》、《稽古录》等。


【生卒】:1019—1086

【介绍】:

宋陕州夏县人,字君实。司马池子。少聪颖好学,以父荫为将作监主簿。仁宗宝元元年进士。累官知谏院、翰林学士、权御史中丞,复为翰林兼侍读学士。极力反对王安石所行新法,以“祖宗之法不可变”为由,数与安石、吕惠卿等辩论,因出知永兴军。神宗熙宁四年,判西京御史台,退居洛阳十五年,专修史书,绝口不论时事。哲宗立,太皇太后高氏临朝,起为门下侍郎,拜左仆射,主持朝政。起用刘挚、范纯仁、范祖禹、吕大防等,悉除新法,恢复旧制。在相位八月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初编撰战国至秦二世历史为《通志》八卷,英宗命设局续修,神宗改书名为《资治通鉴》,元丰七年成书。另有《温国文正公文集》、《稽古录》等。


猜你喜欢

  • 刘宽

    【生卒】:?—前84西汉沛县(今属江苏)人。济北贞王刘勃之孙。因与其父济北式王刘胡王后及姬奸,被揭发,自杀。国除为北安县,属泰山郡。

  • 李纯佑

    【介绍】:见夏桓宗。

  • 朱成点

    【介绍】:清湖南宁乡人,字司衡。诸生。有《宁远堂诗集》。

  • 元亘

    【介绍】:唐河南人。德宗贞元初,官楚州刺史。二年,迁越州刺史。入朝,为将作监。八年,当摄太尉荐祭享昭德皇后庙,亘以私忌日不受誓戒,为御史劾奏,坐罚俸。

  • 祝喆

    字明甫。祝维诰之子。乾隆中期举人。承父诗法,著有《西涧诗钞》。

  • 陈焘

    【介绍】:宋高州电白人。瞽目十年,高宗绍兴间母死将葬,扶柩亲赴圹所,执绋行一二里,双目顿开,人皆异之。

  • 刘宝

    【介绍】:宋人。岳飞部将。尝从平杨么。及飞被害,遂散其部下,隐居华容山以终。

  • 谭吉璁

    【生卒】:1624——1680字舟石。浙江嘉兴人。朱彝尊之表弟。以诸生试国子监第一,授弘文院撰文中书舍人,历延安府同知,升山东登州知府。吴三桂起兵反清时,坚守榆城。擅长诗,著有《嘉树堂集》。【生卒】:

  • 方震孺

    字孩未,桐城(今属安徽)人,移家寿州。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由沙县知县入为御史。熹宗立,逆党魏忠贤内结客氏。震孺疏陈三朝艰危,又陈《拔本塞源论》,直声震朝廷,得罪魏忠贤。因建言辽阳事,命他巡按

  • 张尧佐

    字希元,温成皇后伯父,河南永安(今河南偃师)人。举进士,历宪州、筠州推官。吉州捕百余人,转运使命尧佐覆审,平反冤狱。改大理寺丞、知汜水县。历三司户部判官,兵部郎中、权知开封府,三司使等。谏官包拯、陈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