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司马懿

司马懿

【生卒】:179-251

字仲达,河内温县(今属河南)人。出身士族。初曹操征辟为文学掾,转丞相主簿,力主屯田。魏文帝时,迁抚军将军、录尚书事。文帝死,受遗诏辅佐明帝。太和四年(230),加大都督、假黄钺,领兵伐蜀,次年拒战诸葛亮。景初二年(238),领兵伐辽,斩公孙渊,平辽。明帝死,与曹爽受命辅太子芳。嘉平元年(249),趁齐王芳祭高平陵,在洛阳发动政变,尽杀曹爽及其党羽,自为丞相,独揽曹魏大权。嘉平三年,平定王凌叛乱。病死。其孙司马炎称帝,追尊宣皇帝,庙号高祖。(一,)


【生卒】:179—251

【介绍】:

三国魏河内温人,字仲达。出身士族。东汉末曹操为丞相,辟为文学掾,迁黄门侍郎,转主簿。从讨张鲁孙权。每与大谋,辄有奇策。曹丕为太子时,任太子中庶子,得信重。曹丕即帝位,封河津亭侯,转丞相长史。魏明帝即位,改封舞阳侯,任大将军,镇宛,平孟达之叛,三次率军与蜀诸葛亮对抗。齐王曹芳即位,与曹爽同受遗诏辅政,迁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嘉平元年,乘爽从帝谒高平陵之际,杀之,为丞相,专擅朝政。死后,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专权。孙司马炎代魏称帝,建晋朝,追尊为宣帝。


【生卒】:179—251

【介绍】:

三国魏河内温人,字仲达。出身士族。东汉末曹操为丞相,辟为文学掾,迁黄门侍郎,转主簿。从讨张鲁孙权。每与大谋,辄有奇策。曹丕为太子时,任太子中庶子,得信重。曹丕即帝位,封河津亭侯,转丞相长史。魏明帝即位,改封舞阳侯,任大将军,镇宛,平孟达之叛,三次率军与蜀诸葛亮对抗。齐王曹芳即位,与曹爽同受遗诏辅政,迁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嘉平元年,乘爽从帝谒高平陵之际,杀之,为丞相,专擅朝政。死后,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专权。孙司马炎代魏称帝,建晋朝,追尊为宣帝。


【生卒】:179—251

【介绍】:

三国魏河内温人,字仲达。出身士族。东汉末曹操为丞相,辟为文学掾,迁黄门侍郎,转主簿。从讨张鲁孙权。每与大谋,辄有奇策。曹丕为太子时,任太子中庶子,得信重。曹丕即帝位,封河津亭侯,转丞相长史。魏明帝即位,改封舞阳侯,任大将军,镇宛,平孟达之叛,三次率军与蜀诸葛亮对抗。齐王曹芳即位,与曹爽同受遗诏辅政,迁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嘉平元年,乘爽从帝谒高平陵之际,杀之,为丞相,专擅朝政。死后,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专权。孙司马炎代魏称帝,建晋朝,追尊为宣帝。


猜你喜欢

  • 钱大昭

    【生卒】:1744—1813【介绍】:清江苏嘉定人,字晦之,一字竹庐。嘉庆元年举孝廉方正,赐六品顶带。与兄钱大昕皆治古学,时有两苏之比。精通经史,著书满家。刊行者唯《后汉书补表》。

  • 刘宗道

    【介绍】:明福建龙溪人,名驷,以字行,门人称爱礼先生。洪武中以秀才被征,对策第一。举德行特异,复居第一。拜都御史,曾上疏二十事以陈国是。后为人所构,徙云南。能诗,有《爱礼集》。

  • 温汝能

    【介绍】:清广东顺德人,字希禹,号谦山。乾隆五十三年举人,官中书科中书。中岁告归,筑室莲溪上,藏书数万卷,从事著述。编有《粤东文海》、《诗海》,著有《谦山诗文钞》、《龙山乡志》、《画说》等。

  • 韩措

    延之子。随父入魏,让异母弟袭父爵。

  • 朱廷钟

    【介绍】:清江苏无锡人,字拥万,号蓉帆。工诗画,善墨梅。尝主蓉湖吟社。有《引萃轩稿》。

  • 柳浑

    【生卒】:715-789字夷旷,襄州(今湖北襄樊)人。天宝进士。贞元时拜兵部尚书,加同平章事,判门下省。后受张延赏排挤,罢知政事。(,参见《新唐书》)【生卒】:715—789【介绍】:唐襄州人,字夷旷

  • 张昪

    【生卒】:992—1077【介绍】:名或作昇。宋同州韩城人,字杲卿。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进士。为楚丘主簿,王曾称其有公辅器。累迁知杂御史,以论事指斥张贵妃及宦官杨怀敏,出知庆州、秦州,徙青州。仁宗至和二年

  • 秦翼明

    【介绍】:明四川忠州人。秦良玉侄。累官为副总兵。崇祯中永平四城为清军所陷,诏翼明勤王。时李自成等义军攻取河南,乃以翼明为总兵官参与镇压。以无功被劾归。后起为四川总兵,以道阻,任命未达而明亡。

  • 李瑁

    本名清,玄宗子。开元十三年封寿王,并遥领益州大都督、剑南节度大使。(,参见《新唐书》)【生卒】:?—775【介绍】:唐宗室。玄宗第十八子。武惠妃所生。初名清,后改名瑁,宫中常呼为十八郎。宁王请养邸中。

  • 东郭偃

    【生卒】:?—前546【介绍】:春秋时齐国人。棠姜弟。崔杼家臣。棠公卒,偃御杼往吊,杼见棠姜美,乃使偃为己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