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时
【介绍】:
明河南鹿邑郸城集人,字习之。洪武间举人,授壶关教谕。累进大理丞,谳狱多所平反。尝以论报忤旨系狱,成祖察其忠,释之。正统初以南太常寺卿致仕。
【生卒】:1064—1119
【介绍】:
宋常州晋陵人,字季中,号乐安。博览诸经及百家笺疏,尤深于《诗》。以文学行义为州人所敬仰,从其受业者常数十百人。徽宗政和三年试上舍赐出身。授将仕郎、谷熟县主簿。徙广济军定陶主簿,权教授军学。代还,改从政郎。授宣教郎致仕。卒于家。
【介绍】:
明河南鹿邑郸城集人,字习之。洪武间举人,授壶关教谕。累进大理丞,谳狱多所平反。尝以论报忤旨系狱,成祖察其忠,释之。正统初以南太常寺卿致仕。
【生卒】:1064—1119
【介绍】:
宋常州晋陵人,字季中,号乐安。博览诸经及百家笺疏,尤深于《诗》。以文学行义为州人所敬仰,从其受业者常数十百人。徽宗政和三年试上舍赐出身。授将仕郎、谷熟县主簿。徙广济军定陶主簿,权教授军学。代还,改从政郎。授宣教郎致仕。卒于家。
【介绍】:宋润州人,字方叔,号芸窗。理宗淳祐中为句容令。宝祐中历江东制置司参议、机宜文字,转参议官。有《芸窗词》。
初名茂实,开封(今属河南)人。以荫补三班奉职、给事春坊司。历供备库使、侍卫步军副都指挥使等。孜长于宫禁中,言者请罢其兵柄,出为宁远军节度使、知潞州。仁宗召为马军副都指挥使。后以罪罢知曹州。卒,赠太尉,
【介绍】:名一作傒。春秋时晋国人,字黄羊。晋大夫,食邑在祁。晋悼公时为中军尉。年老请退,初荐其仇解狐以代,将任之而解狐卒,后又荐其子午以代。时人称为“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平公即位,以为公族大夫。
【介绍】:唐僧。太宗贞观时人。天台山国清寺丰干禅师游松径,见一十余岁儿童,遂引至寺,付库院。经三纪,令知食堂。与寒山友,状类颠狂。闾丘胤出守台州,入寺见寒山、拾得二人,拜之,二人连臂走出,沈迹无所。胤
开封(今属河南)人。以父任为内侍黄门。庆历中,为河北西路承受。保州兵变,堵塞城门以据守,官军虽重围而不能入,继和独登南关门,密呼内应者,谕以祸福。迁两秩。沙苑缺马,诏秦州置场以券市马,继和就职仅数月,
【介绍】:西晋广平曲周人,字长玄。性刚正,刘毅辟为都官从事。时羊琇犯法当死,晋武帝与琇有旧,遣齐王司马攸喻毅,毅许之。卫以为不可,乃先收琇属吏,考问得实。由是名振遐迩,百官厉行。累迁尚书郎、历安定、顿
【生卒】:?——1680姓戴佳。满洲镶蓝旗人,穆克谭之子。初袭父爵,累进至一等精奇尼哈番。顺治间(1644——1661),先后从多铎征河南、江南;从济尔哈朗下湖广;从珠玛喇略广东,屡败李自成部将刘体纯
【介绍】:宋郓州须城人,字子正。真宗大中祥符初以明经登第。授吴江簿。累判大理寺,以明习法律称,有平允之誉。历提点两浙、陕西刑狱,知湖、抚、汝、襄、洪、宣、邓、滑八州。官终司农卿。
【介绍】:明苏州府昆山人,字仲立。万历十六年举人。官临清知州。年十二赋《关山月》诗:“闺里红颜愁少妇,尘边白骨怨征夫”,一坐嗟赏。其诗才高灿发,托意幽玄。有《溟池集》。
【介绍】:明江西清江人。永乐初为深州知州。十年,滹沱河水泛滥,徙民之老幼及官府公私之物于高处。水至,身先士卒,运木石掩之。城毁,乃率民于避水之处重建家园,历三年而成。后升南京刑部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