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宋太祖

宋太祖

【生卒】:927——976

即赵匡胤。谥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涿郡(今河北涿县)人。后汉乾祐元年(948),应募入伍。后周时任殿前都点检。显德七年(960),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即帝位,国号宋,改元建隆。次年,以“杯洒释兵权”解除石守信等禁兵将领兵权。先后平定南方诸割据政权。遣将镇守北边,抵御契丹进犯。派文官出任州县长官,设转运使掌地方财权;设参知政事为副相,以枢密使掌兵,三司使理财,分宰相之权。选精壮厢兵升为中央禁兵,立更戍法,使兵不知将、将不知兵。颁《宋刑统》,惩罚贪赃枉法官吏。兴修水利,奖励农桑,整治汴梁运河。各地兴学,推行科举制度。在位十七年,病死。(一,)


【生卒】:927—976

【介绍】:

即赵匡胤。世为涿州人,生于洛阳。仕后周,官至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恭帝显德七年,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改元建隆。在位期间,先后攻灭荆湖、后蜀、南汉、南唐诸国。选用将领驻守北方要地,防御契丹。削夺禁军和藩镇兵权,以文臣带京官衔,任知州、知县,代军人掌地方政权。设转运使,分掌地方财权,并监察地方官。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并以枢密使掌兵,三司使理财,分散宰相权力。又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在位十七年,中央集权加强。因重文轻武、偏重防内,导致积弱局面形成。


【生卒】:927—976

【介绍】:

即赵匡胤。世为涿州人,生于洛阳。仕后周,官至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恭帝显德七年,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改元建隆。在位期间,先后攻灭荆湖、后蜀、南汉、南唐诸国。选用将领驻守北方要地,防御契丹。削夺禁军和藩镇兵权,以文臣带京官衔,任知州、知县,代军人掌地方政权。设转运使,分掌地方财权,并监察地方官。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并以枢密使掌兵,三司使理财,分散宰相权力。又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在位十七年,中央集权加强。因重文轻武、偏重防内,导致积弱局面形成。


【生卒】:927—976

【介绍】:

即赵匡胤。世为涿州人,生于洛阳。仕后周,官至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恭帝显德七年,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改元建隆。在位期间,先后攻灭荆湖、后蜀、南汉、南唐诸国。选用将领驻守北方要地,防御契丹。削夺禁军和藩镇兵权,以文臣带京官衔,任知州、知县,代军人掌地方政权。设转运使,分掌地方财权,并监察地方官。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并以枢密使掌兵,三司使理财,分散宰相权力。又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在位十七年,中央集权加强。因重文轻武、偏重防内,导致积弱局面形成。


猜你喜欢

  • 朱彭

    【生卒】:1731—1803【介绍】:清浙江钱塘人,字亦篯,一字青湖。岁贡生。嘉庆元年举孝廉方正不就。家素贫,著书不辍。熟悉杭州掌故,并以诗名于江浙间。有《南宋古迹考》、《吴山遗事诗》、《西湖遗事诗》

  • 乔智明

    【生卒】:?—313【介绍】:十六国时前赵鲜卑前部人,字元达。以德行著称。晋成都王司马颖辟为辅国将军。历任隆虑、共二县令,吏民爱之,号为神君。后与颖有隙,会永嘉之乱,仕于刘曜为司隶,从攻长安,为晋将所

  • 马致远

    【介绍】:元大都人,字千里,号东籬。元初为江浙行省务官。工曲。善作杂剧。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称四大家。有《桃源洞》、《岳阳楼》和《汉宫秋》等。

  • 李冠

    家居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以文学闻名于京东,举进士不第,得同“三礼”出身,调乾宁县主簿,卒。著有《东皋集》二十卷。【介绍】:宋齐州历城人,字世英。以文学称京东,与王樵、贾同齐名。举进士不第,得同三礼

  • 王世昌

    【介绍】:明山东人,字历山。工画山水人物。

  • 赵琰

    字叔起,天水(今属甘肃)人。位至王府长史,以不得葬二亲于乡里,绝盐及诸味,唯食麦而已。卒。【介绍】:北魏天水人,字叔起。有孝行。初为兖州司马,累官淮南王府长史。以积三十余年不得葬二亲于旧兆,乃时节不受

  • 乌古论黑汉

    【生卒】:?—1233【介绍】:金人。初以亲军入仕,尝为唐、邓元帅府把军官。哀宗天兴间,权唐州刺史,行帅府事。为宋兵所围,城中粮尽,人相食。城破,被杀。

  • 李守义

    贤子。文明年封王,垂拱四年徙封永安郡王后病卒。(,参见《新唐书》)

  • 陈鹤

    【生卒】:1757—1811【介绍】:清江苏元和人,字鹤龄,号稽亭。嘉庆元年进士。官工部主事。性廉,出无车马。学宗宋儒,又谙明史,辑《明纪》,预定六十卷,著五十二卷而卒,其孙陈克家续成之。

  • 江琦

    【介绍】:清甘肃宁夏人,字思韩。世为卫职。康熙间三藩乱时,从赵良栋征讨四川、云南,后又从攻噶尔丹,皆有功。历河北、延绥总兵,官至甘肃提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