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康有为

康有为

【生卒】:1858—1927

【介绍】:

清广东南海人,初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更甡,别署西樵山人、天游化人。光绪二十一年进士。十四年,首次上书光绪帝,建议变法。后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倡今文经学,借鼓吹孔子托古改制,言变法改良。二十一年《马关条约》签订,有为联合在京会试举人一千三百余人上书清帝,要求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中进士,授工部主事,不就。组织《强学会》,编印《中外纪闻》等,鼓吹变法维新。二十四年,得光绪帝召见,促成“百日维新”。戊戌政变起,逃亡国外。后持保皇立场,反对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后,曾与张勋共谋复辟帝制。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


【生卒】:1858——1927

字广厦,号更生。原名康祖诒。广东南海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授工部主事。博通经史,提倡尊孔保教,以孔子纪年。中日甲午战争后,集各省应试士子上书,请拒和、迁都,变法。再上疏请议新制、行新政;面陈变法图强之策。创立保国会于京城。得光绪帝赏识,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参与新政。屡进新政条议,多得议行。“戊戌政变”起,逃亡日本,转南洋,游历欧美诸国,主张尊皇保国,设会办报,集资图再举。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后,归国,力主虚君共和制度。“丁巳复辟”,充弼德院副院长。复辟失败,逃上海。1924年,通电反对移清室出故宫,修改优待条件。三年后卒于青岛。著述甚多,有名的《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春秋董氏学》、《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大同书》、《物质救国论》、《电通》、《康子内外篇》、《长兴学舍》、《万木草堂》、《天游庐讲学记》等。


【生卒】:1858—1927

【介绍】:

清广东南海人,初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更甡,别署西樵山人、天游化人。光绪二十一年进士。十四年,首次上书光绪帝,建议变法。后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倡今文经学,借鼓吹孔子托古改制,言变法改良。二十一年《马关条约》签订,有为联合在京会试举人一千三百余人上书清帝,要求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中进士,授工部主事,不就。组织《强学会》,编印《中外纪闻》等,鼓吹变法维新。二十四年,得光绪帝召见,促成“百日维新”。戊戌政变起,逃亡国外。后持保皇立场,反对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后,曾与张勋共谋复辟帝制。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


【生卒】:1858——1927

字广厦,号更生。原名康祖诒。广东南海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授工部主事。博通经史,提倡尊孔保教,以孔子纪年。中日甲午战争后,集各省应试士子上书,请拒和、迁都,变法。再上疏请议新制、行新政;面陈变法图强之策。创立保国会于京城。得光绪帝赏识,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参与新政。屡进新政条议,多得议行。“戊戌政变”起,逃亡日本,转南洋,游历欧美诸国,主张尊皇保国,设会办报,集资图再举。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后,归国,力主虚君共和制度。“丁巳复辟”,充弼德院副院长。复辟失败,逃上海。1924年,通电反对移清室出故宫,修改优待条件。三年后卒于青岛。著述甚多,有名的《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春秋董氏学》、《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大同书》、《物质救国论》、《电通》、《康子内外篇》、《长兴学舍》、《万木草堂》、《天游庐讲学记》等。


【生卒】:1858—1927

【介绍】:

清广东南海人,初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更甡,别署西樵山人、天游化人。光绪二十一年进士。十四年,首次上书光绪帝,建议变法。后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倡今文经学,借鼓吹孔子托古改制,言变法改良。二十一年《马关条约》签订,有为联合在京会试举人一千三百余人上书清帝,要求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中进士,授工部主事,不就。组织《强学会》,编印《中外纪闻》等,鼓吹变法维新。二十四年,得光绪帝召见,促成“百日维新”。戊戌政变起,逃亡国外。后持保皇立场,反对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后,曾与张勋共谋复辟帝制。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


猜你喜欢

  • 徐应丰

    学诗族兄。以善长书法升中书舍人。供事无逸殿,尽知严嵩所为,嵩疑学诗疏出于应丰指使,数年后嵩以应丰误写科书进谗言于帝,竟杖杀。

  • 张九一

    字助甫,新蔡(今属河南)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终巡抚宁夏佥都御史。【生卒】:1533—1598【介绍】:明河南新蔡人,字助甫,号周田。嘉靖三十二年进士。授黄梅知县,擢吏部验封主事。为湖广佥

  • 桑道茂

    善太一遁甲五行灾异之说,被代宗召入宫中,为待诏翰林。(,参见《新唐书》)【介绍】:唐人。相传善太一遁甲之术。代宗大历中游京师,召入禁中,待诏翰林。德宗时,神策军修奉天城,道茂请高其垣墙,从之。及朱泚之

  • 马瑞辰

    【生卒】:1775—1853【介绍】:清安徽桐城人,字元伯。嘉庆十五年进士。官至工部员外郎。曾主白鹿洞、庐阳书院讲席。治《毛诗》最勤。太平军破桐城时以不降被杀。有《毛诗传笺通释》。

  • 邓俨

    伯忻子。祖、父被杀时逃脱。后历尚书郎、尚书左丞、郢州行台等职。位抚军将军。卒。

  • 伏俨

    【介绍】:东汉琅邪人,字景弘。有《汉书纠谬》。

  • 陶夏

    【生卒】:?—约334【介绍】:东晋庐江浔阳人。陶侃子。封都亭侯。侃死,送丧还长沙,与弟陶斌、陶称各拥兵相图。既而解散,斌先往长沙取器仗财物,夏至杀斌。庾亮上疏请废,表未至而卒。

  • 邓渊

    【介绍】:北魏安定人,字彦海。通经史,长于《易》筮。道武帝定中原,擢著作郎,出为蒲丘令,入为尚书吏部郎。明解制度,多识旧事,与尚书崔玄伯参定朝仪律令及军国文记诏策。又奉诏撰国记十余卷,记年月起居行事。

  • 张能麟

    【介绍】:明末清初顺天大兴人,字玉甲,又字西山。顺治四年进士。授浙江仁和知县,官至四川按察使副使。学宗程朱。有《儒宗理要》、《西山文集》等。

  • 崔神基

    【介绍】:唐贝州武城人。崔义玄子。袭父爵。武后长寿初,官司宾卿,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月余,为酷吏所陷,减死配流岭南。后渐录用,中宗神龙中,复为大理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