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曹元用

曹元用

【生卒】:1268—1330

【介绍】:

元汶上人,字子贞,号超然。幼嗜学,读书常达通宵。始为镇江路学正,以阎复荐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转中书省右司掾,与元明善、张养浩号为“三俊”。英宗时,累官翰林待制,升直学士。至治三年,铁失在上都杀英宗,其党召两院学士北上,元用独不行。铁失败,人皆称其有先见之明。泰定帝时官至翰林侍讲学士,兼经筵官。预仁宗、英宗两朝实录,奉旨纂集法令为《通制》,译《贞观政要》为蒙古文。凡大制诰,多出其手。卒谥文献。有《超然集》。(⊙)

曹元忠(?-967) 五代时人。曹义金子。后晋高祖天福中,为瓜州刺史。出帝开运二年,兄曹元深卒,代为沙州留后。寻为归义军节度使。宋太祖开宝初,自称敦煌王。寻又称西平王。在位二十二年,崇信佛教,广修功德,频开窟龛,广印佛像。


【生卒】:?——1329

字子贞,世居阿城,后徙汶上(今山东汶上)。初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与清河元明善、济南张养浩,号为三俊。延祐六年(1319)为太常礼仪院经历。后为翰林侍讲学士。预修仁宗、英宗两朝实录。又奉旨纂集甲令为《通制》,译唐《贞观政要》为国语。卒。追封东平郡公,谥文献。有诗文四十卷,号《超然集》。


【生卒】:1268—1330

【介绍】:

元汶上人,字子贞,号超然。幼嗜学,读书常达通宵。始为镇江路学正,以阎复荐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转中书省右司掾,与元明善、张养浩号为“三俊”。英宗时,累官翰林待制,升直学士。至治三年,铁失在上都杀英宗,其党召两院学士北上,元用独不行。铁失败,人皆称其有先见之明。泰定帝时官至翰林侍讲学士,兼经筵官。预仁宗、英宗两朝实录,奉旨纂集法令为《通制》,译《贞观政要》为蒙古文。凡大制诰,多出其手。卒谥文献。有《超然集》。(⊙)

曹元忠(?-967) 五代时人。曹义金子。后晋高祖天福中,为瓜州刺史。出帝开运二年,兄曹元深卒,代为沙州留后。寻为归义军节度使。宋太祖开宝初,自称敦煌王。寻又称西平王。在位二十二年,崇信佛教,广修功德,频开窟龛,广印佛像。


猜你喜欢

  • 岳伯川

    【介绍】:元济南人,一说镇江人。工曲。有《梦断杨贵妃》等杂剧。今存《铁拐李》一本。

  • 傅说

    【介绍】:名或作兑。商代人。武丁时大臣。传说为傅岩筑墙之奴隶。武丁梦得圣人,名曰说,求于野。乃于傅岩得之,举以为相,国大治。

  • 张大猷

    【生卒】:?——1652汉军镶黄旗人。本籍辽阳,官明军广宁千总。后归降努尔哈赤。历官镶黄旗汉军梅勒额真,兵部参政,江南提督。封世职至三等精奇尼哈番。皇太极后期,多次攻略明辽东边地。顺治初年入关,转战山

  • 王永吉

    【生卒】:?——1659字修之。江南高邮(今属江苏)人。明天启进士。在明官至蓟辽总督。顺治二年(1645)被推荐为大理寺卿。历官户部侍郎,兵部、吏部尚书,秘书院、国史院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屡上疏论事,

  • 许洛阳

    谦子。初仕祁令。太武帝时,位至镇南将军,明垒镇将。卒,谥恭。(,参见《北史》)

  • 王濬

    【生卒】:206-285字士治,弘农湖县(今河南灵宝)人。出生世族。初仕为州从事,转益州刺史。在益州,积极修葺船舰,打造兵器。及平吴,率舰队从蜀沿江直捣建邺,吴主孙皓诣军投降,以功封侯,升辅国大将军。

  • 刘坊

    【介绍】:明末清初福建上杭人,字鳌石。南明永历时生于云南。祖刘廷标为永昌通判,永历元年殉职。父刘之谦于清兵破昆明后,以不肯剃发死。坊成长后,当吴三桂叛清之际,犹凭吊旧战场,听故老说往事,而切齿于三桂。

  • 射匮可汗

    【生卒】:?-623西突厥可汗。达头可汗孙。初为处罗可汗部属。隋炀帝大业七年,隋鼓动其发兵,击处罗获胜,称可汗。势遂盛。拓地东北至金山,东南至玉门,西北至里海。唐高祖武德六年卒。(,参见《隋书》)【生

  • 剧鹏

    高阳(今属河北)人。宦官。孝文帝时,侍冯皇后,冯后不听其劝谏,发愤而死。(,参见《北史》)【介绍】:北魏高阳人。为宦官,有宠于冯太后。为给事中。孝文帝迁洛,常为宫官,事冯后。冯后与中官高菩萨私乱,鹏谏

  • 吕让

    【介绍】:唐河中人。吕渭子。宪宗元和十年登进士第。文宗大和间,任海州刺史。八年,过楚州,作《楚州刺史厅记》。官至太子右庶子。世传仙人吕岩为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