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岸
南朝梁人,字公衡,崱兄。太清二年,与崱同归湘东王绎,授以平北将军、北梁州刺史,封江陵县侯。自请率部奔袭襄阳,攻城不克,退保南阳,兵败被杀。(,参见《南史》)
【介绍】:
南朝梁京兆杜陵人,字公衡。少有武干,好纵横之术。梁武帝太清中,与弟杜崱随岳阳王萧督攻荆州,归湘东王萧绎(梁元帝),为北梁州刺史,封江陵县侯。时岳阳王詧在襄阳依附西魏,与绎有隙。岸请袭襄阳,不克。詧夜率军至,岸遂走南阳依其兄杜,詧遣攻陷其城,岸与并遇害。
南朝梁人,字公衡,崱兄。太清二年,与崱同归湘东王绎,授以平北将军、北梁州刺史,封江陵县侯。自请率部奔袭襄阳,攻城不克,退保南阳,兵败被杀。(,参见《南史》)
【介绍】:
南朝梁京兆杜陵人,字公衡。少有武干,好纵横之术。梁武帝太清中,与弟杜崱随岳阳王萧督攻荆州,归湘东王萧绎(梁元帝),为北梁州刺史,封江陵县侯。时岳阳王詧在襄阳依附西魏,与绎有隙。岸请袭襄阳,不克。詧夜率军至,岸遂走南阳依其兄杜,詧遣攻陷其城,岸与并遇害。
【生卒】:625-706字孟将,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初举进士,补青城丞。永昌元年以贤良征试,擢拜监察御史。长安中迁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诛杀张易之,为其首谋。中宗即位,以功授天官尚书,封汉阳
字汝承,安岳(今属四川)人。嘉靖进士。由户部郎中迁德安知府,移绍兴。兴学宫,设社学,缓刑罚,抚恤贫弱,旌表节孝,民情大和。于山阴、会稽、萧山三邑水汇合之三江口修闸。三邑数百里间无水患。屡迁山东右布政使
【介绍】:唐时吐蕃族人,名瑀,以字行。论弓仁孙。玄宗开元末,为左武卫将军。肃宗时迁光禄卿,为元帅前锋讨击使,战陕州,以功进殿中监。从李光弼讨史朝义,以功封萧国公。光弼病,表惟贞自代。擢左领军卫大将军,
【介绍】:元抚州临川人,字国泉,号水镜。世祖至元初以军功显于闽。官至溧阳路总管。有《水镜集》。
【生卒】:?-773骁勇善战,从李光弼讨史思明,积功拜开府仪同三司、试太常卿。官至苏州刺史。(,参见《新唐书》)【介绍】:唐人。李光弼帐下将。以保河阳、擒徐璜玉功多,封安边郡王,授神策将军。终秦州刺史
【介绍】:宋相州林虑人。徽宗宣和中学道于冲和处士。后入圣符山修炼,人称为竹马先生。徽宗以玺书召,延便殿赐坐,问方外事,欲拜为谏议大夫,固辞还山。
【生卒】:1814——1884字应甫。湖南长沙人。道光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侍读至内阁学士。精核强记勤学,钻研班固《汉书》,著成《汉书注校补》五十卷以及《后汉注补正》、《三国志注证遗》、《思益堂集》。
无锡(今属江苏)人。与弟元铎并孝友。倭入其家,捉元锐,令言父避所在。坚不吐实,被杀。次日弟元铎亦被杀。嘉靖三十八年(1559)旌表。【介绍】: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北濠。嘉靖中倭寇入犯,与弟元铎负父逃匿。
【介绍】:明苏州府常熟人。嘉靖中由举人知奉化县,政多便民。留心书史,尝订正《奉化县志》。有《五经旁注》、《续古文会编》、《诗韵释义》。
【生卒】:?-835宗室。依附李训、郑注以求进。训用其权知中丞事,并与之密谋诛杀宦官。甘露之变,孝本从人杀内官十余人。事败,亡逃至咸阳西原,被杀。(,参见《新唐书》)【生卒】:?—835【介绍】:唐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