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赜
【介绍】:
一作梅颐或枚赜。东晋汝南西平人,字仲真。少好学隐退。后为领军司马、豫章太守。尝献伪《古文尚书》及伪《尚书孔氏传》。一时君臣信以为真,立于学官。后人颇疑为赜所作。至清阎若璩作《古文尚书疏证》,始确证其为非真古文。
【介绍】:
一作梅颐或枚赜。东晋汝南西平人,字仲真。少好学隐退。后为领军司马、豫章太守。尝献伪《古文尚书》及伪《尚书孔氏传》。一时君臣信以为真,立于学官。后人颇疑为赜所作。至清阎若璩作《古文尚书疏证》,始确证其为非真古文。
遐弟。轻财好施。勇猛敢战,声名过其兄。魏末历为刺史。孝武帝末,令其镇潼关。帝西奔,部从三日无食,其以酒食迎帝。后被高欢军擒。卒于并州。
【生卒】:285—350【介绍】:十六国时前秦建立者。略阳临渭人,氐族,字广世,本姓蒲。世为西戎酋长。多权略,骁武善骑射。西晋怀帝永嘉之乱,部族推为盟主。寻投附后赵主石虎,说虎徙关中豪杰及羌戎内实京师
【介绍】:明四川绵竹人,字季龙,号蓬玄。万历四十七年进士,累迁吏部右侍郎。崇祯十年擢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次年为首辅。然才能平庸,以座主钱士升援引,得进高位。时清兵深入,受命督察军情,过安平
【生卒】:?——1015郓(今山东东平)人。少应募,隶云骑军。端拱中,为殿前左班都虞候,领溪州刺史,拜镇、定、高阳关三路前阵钤辖,改威虏军部署,屡败契丹。后与钤辖不合,责授右羽林将军,出为巩县都监。改
【生卒】:?—1725【介绍】:清满洲镶白旗人,温都氏。自笔帖式授内阁中书。康熙三十二年以噶尔丹就食哈密,按察使。后官湖广总督,招降镇边外苗寨。调川陕,调拨大将军胤禵所部粮饷,颇著劳绩。
兖州(治今属山东)人。善隶书。宣武帝为太子时,为侍书,给事东宫。(,参见《北史》)【介绍】:北魏兗州人。善隶书。宣武帝在东宫时,侍书。后所书隶迹见于闾里者甚众,然尚不及崔浩之妙。
【介绍】:明徽州府歙县人,字宜述。读书方山之上,自号方山子。已而弃去,在河南经商,游于李梦阳门下,与梦阳及何大复唱和甚多。嘉靖初卒,年四十余。有《方山集》。
字彦猷,肃子。以父任为将作监主簿。天圣中,诏许诸州县士献文章,有司荐询数人而已,诏赐进士,知长兴县。历知归、庐州。庆历中,依附宰相贾昌朝,昌朝与参知政事吴育不协,询极力诋毁吴育。除尚书工部员外郎、知湖
【生卒】:1143——1194字同父,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才气超群,喜谈兵事。淳道间,献《中兴五论》。淳熙五年(1178),上书极论时事,劝孝宗立抗金复仇大志,反对和议,指斥秦桧误国。为权贵忌恨,
铜仁(今属贵州)人。母周氏有病,与弟通杰争拜祷,求以身代。万历三十六年(1608),群苗劫其家,母被捉去,兄弟二人追斗数十里,骂声震山谷,被杀死。时年二十五,通杰年二十二。泰昌初,旌曰双孝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