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彦博
威州(今四川汶川)保霸蛮人。政和三年(1113),知成都庞恭孙最先奏请开拓其地,设置官吏。次年,改霸州为亨州,授彦博为本州团练使。后为留后,升节度使。州经费岁用钱约五、六千缗,还有米麦、绢、紬布、绫绵及茶、盐、银等。宣和三年(1121),废州为砦。
威州(今四川汶川)保霸蛮人。政和三年(1113),知成都庞恭孙最先奏请开拓其地,设置官吏。次年,改霸州为亨州,授彦博为本州团练使。后为留后,升节度使。州经费岁用钱约五、六千缗,还有米麦、绢、紬布、绫绵及茶、盐、银等。宣和三年(1121),废州为砦。
【生卒】:756—841【介绍】:唐僧。汝州郏城人,俗姓姜。父为商佐于巩洛间。父亡,遂出家。年十八,得通经业。俄游南岳,栖息数年,后住润州茅山栖霞寺。李德裕镇浙西时,延住慈和寺,与谈甚契。次年,迁居嵩
字庭芳,徽州婺源(今安徽婺源)人。号双湖先生。好读书,尤精于《易》。受学于父,得朱熹氏源委之正。著有《周易本义附录纂疏》、《本义启蒙翼传》、《朱子诗传附录纂疏》、《十七史纂》等。【生卒】:1247—?
【生卒】:1256—1303【介绍】:元康里人,字亲臣。自幼入侍世祖,命从许衡学。除蒙古学士,累迁佥太史院,尝宴见世祖,开说古今治乱政要。成宗即位,迁枢密副使。卒谥文肃。
泰安知县,以母忧归。民乞还任,允。【介绍】:明人。官泰安知县,有循声,以母忧去。民颂于副使邝埜,以闻,仁宗命服阕还任。宣德元年,服阕,吏部以请,宣帝命依先帝命还任。
字克昌,绛州曲沃(今山西曲沃)人。母死后,与兄护丧从京师返家,至平定,遇大雨,他伏柩上,为水所漂没。诏赐《孝子靳昺碑》。【介绍】:元绛州曲沃人,字克昌。母殁,与兄靳荣护丧还家,至平定,大雷雨,流水骤至
【生卒】:1214—?【介绍】:宋吉州庐陵人,字子远,号磵谷。饶鲁弟子。理宗宝祐四年进士。以秉义郎为江陵教授,改潭州,宰信丰,迁提辖榷院。度宗末论罢。编《放翁诗选前集》。
【介绍】:东汉上党人,字叔经。年且百岁,面有光泽,似未到五十。自云周游五岳,能行胎息胎食之方,漱舌下泉咽之。
【介绍】:清江苏吴县人,原名恕,字元龙,一字砚溪。康熙三十年进士。任密云县知县。适大军北讨噶尔丹,军需紧迫,书生艰于应付,忧急而死。少从父惠有声(明岁贡生)治经学,又受业于徐枋、汪琬,工诗文,后乃专心
为李克用牙将。善于奉使,名闻军中,累迁至太原少尹。曾奉后唐庄宗命出使幽州刘守光,宁死不向宁光称臣,最后被杀。
【介绍】:唐人。文宗大和七年,自东都盐铁院官,拜宿州刺史。八年,授邕管经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