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赵鞅

赵鞅

【生卒】:?—前477

即赵简子,又称赵孟。景叔之子。任晋卿,长期执掌国政。其时六卿强大,公室益卑,前514年诛灭公族祁氏、羊舌氏,分其邑为十县,六卿各令其族为大夫。其后六卿内部互相兼并,以兵击败范氏、中行氏。前494年围范氏、中行氏于朝歌,次年,在铁地誓师,击败护送粮饷给范氏、中行氏的郑兵,范氏、中行氏遂奔齐。赵氏封地进一步扩大,为此后赵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参见《左传》哀公二年)


【介绍】:

一作志父,又称赵孟、赵简子。春秋末晋国人。赵武之孙。正卿。晋顷公十三年,鞅与荀寅率师筑城于汝滨,征铁于民,以造刑鼎,鼎上铸范宣子所著刑书。定公十二年,率军围卫,卫贡五百家,鞅置诸邯郸。十五年,将五百家迁晋阳,晋卿内讧,鞅击败范氏、中行氏。十九年,齐输粮于范氏,使郑兵护送。鞅率师大败郑兵,赵氏遂专晋政权,为嗣后建立赵国奠定基础。卒谥简。


【介绍】:

一作志父,又称赵孟、赵简子。春秋末晋国人。赵武之孙。正卿。晋顷公十三年,鞅与荀寅率师筑城于汝滨,征铁于民,以造刑鼎,鼎上铸范宣子所著刑书。定公十二年,率军围卫,卫贡五百家,鞅置诸邯郸。十五年,将五百家迁晋阳,晋卿内讧,鞅击败范氏、中行氏。十九年,齐输粮于范氏,使郑兵护送。鞅率师大败郑兵,赵氏遂专晋政权,为嗣后建立赵国奠定基础。卒谥简。


【介绍】:

一作志父,又称赵孟、赵简子。春秋末晋国人。赵武之孙。正卿。晋顷公十三年,鞅与荀寅率师筑城于汝滨,征铁于民,以造刑鼎,鼎上铸范宣子所著刑书。定公十二年,率军围卫,卫贡五百家,鞅置诸邯郸。十五年,将五百家迁晋阳,晋卿内讧,鞅击败范氏、中行氏。十九年,齐输粮于范氏,使郑兵护送。鞅率师大败郑兵,赵氏遂专晋政权,为嗣后建立赵国奠定基础。卒谥简。


猜你喜欢

  • 于烈

    【生卒】:437—501洛拔长子。奉上忠慎、能理大事,得孝文帝信任。穆泰等谋乱,居代贵族多预其事,唯于氏不预。官至散骑常侍、领军将军。帝卒,宣武赴丧,烈留京理事,神色不变。宜武帝即位,复受信用。助帝夺

  • 杨廷麟

    【生卒】:?—1646【介绍】:明江西清江人,字伯祥。崇祯四年进士。授编修。好学,充讲官兼值经筵。后改兵部主事,赞卢象昇军。象昇战死时,廷麟适奉使在外,得免。清兵南下,南明唐王授廷麟吏部右侍郎,进兵部

  • 洪俊奇

    【生卒】:1244—1291【介绍】:元高丽人,小字茶丘。洪福源子。幼从军,以骁勇受知,世祖尝以小字呼之。至元十一年,任东征右副都元帅,与都元帅忽敦渡海攻日本,占对马等岛。十八年,以征东行省右丞由高丽

  • 胡仲霖

    【介绍】:宋筠州高安人,字成甫。胡仲云弟。从蔡适游,尽得朱熹之学。父子兄弟自相师友,耻食元禄,与子希是俱隐遁以终其身。

  • 贡安甫

    字克仁,江阴(今属江苏)人。弘治九年(1496)进士。授长垣知县。孝宗时,升御史。正德元年(1506),薄彦徽等上公疏,请留任刘健、谢迁而指陈刘瑾等人罪,他是执笔人。瑾知此情,故列奸党名字以其为首南御

  • 谒只里

    【生卒】:1240——1282女直人。初事忽必烈潜邸。后为行省断事官。平定李璮叛乱后,监军于毗阳。至元七年(1270)领军围襄阳,攻樊城。十一年从伯颜在郢州大败宋兵。为解决军粮,又西攻江陵龙湾堡,取粟

  • 袁充

    【生卒】:544-618字德符,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居丹阳。仕陈为散骑常侍。入隋,以占卜术升为太史令。谀佞取宠,数言嘉瑞。文、炀两帝皆信其言。隋末犹上表言天意佑隋,超拜秘书令。后被宇文化及杀害。

  • 尹谦孙

    【介绍】:宋茶陵人,字希吕,一字虚心。事亲以孝闻。与弟尹复孙自为师友,致力学业。宋末以《礼记》魁乡荐,归隐不仕。工诗文。

  • 佟国鼐

    【介绍】:清汉军正蓝旗人。佟养性从孙,佟国瑶弟。顺治间官至福建巡抚,为政主宽仁,禁防兵倚势横行。

  • 赵然明

    【介绍】:元徽州路婺源人,字勉耘,号云阿。受学于方回、吴澄。由徽州路学录调信州稼轩书院山长。历吉安路学教授、建德县尹。顺帝元统初改汉川尹。以松江府判官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