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因
【生卒】:587—658
【介绍】:
隋唐时僧。濮州濮阳人,俗姓侯。好老庄之学,所讲经训,该通内外。初诣灵岩寺求师诵习,后讲《涅槃》,宿齿名流皆叹服。隋末,避居益州多宝寺。入唐,召赴京师,与玄奘法师翻译校定梵本,兼充证义。有《维摩章疏》。
【生卒】:587—658
【介绍】:
隋唐时僧。濮州濮阳人,俗姓侯。好老庄之学,所讲经训,该通内外。初诣灵岩寺求师诵习,后讲《涅槃》,宿齿名流皆叹服。隋末,避居益州多宝寺。入唐,召赴京师,与玄奘法师翻译校定梵本,兼充证义。有《维摩章疏》。
【介绍】:宋南康军都昌人,字文献,号东斋。师饶鲁。理宗开庆元年进士。历仕至从政郎,改黄州军判官。有《尚书集传会通》。
【介绍】:唐齐州人。登进士第。李师道辟署判官。及师道叛,昈与高沐等切谏,师道怒,囚昈濮州凡十年。会师道出兵攻彭城,昈遣郭航间道见李愿,请奇兵浮海持莱、淄州。愿白诸朝,不得报。后唐军平师道,颇用昈策。
【生卒】:182-249字义封。本姓施,朱治甥,过继为嗣。与孙权同学,历任余姚、山阳令、临川太守、昭武将军等。后代吕蒙镇守江陵。夷陵之战,他与陆逊同拒刘备,击败蜀军前锋。曾坚守江陵六月,挫败魏军进攻。
字小钝。全祖望之弟子。乾隆前期拔贡。充广西那地州州判,升秦安知县。编定全祖望内、外文集。【介绍】:清浙江鄞县人,字小钝。乾隆十八年拔贡,补广西那地州州判,升秦安县知县。师全祖望。编定祖望文内、外集。
雄州归信(今河北雄县)人。兄弟异地分居多年。大中祥符中,恕旻家中榆树两棵自合,景温家樗树五枝并为一,两家皆深感其异象,遂复义聚,乡里人称为雍睦。【介绍】:宋雄州归信人。兄弟异居积年。真宗大中祥符中,家
河西人。祖宗几代在西夏国做官,曾为进士第。西夏亡后,隐居贺兰山(今属宁夏)。窝阔台时才被选用。在蒙哥、忽必烈时多次宣传儒学思想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性,忽必烈接受他的建议,于至元五年(1268)立御史台。
【生卒】:1352—1395【介绍】:明浙江馀姚人,初名古则,字谦,后更名谦,号琼台外史。幼贫,寄食山寺,长游四方,与诸名人游,博究六经百氏之学,尤精六书,时人目为考古先生。洪武中聘至京预修《正韵》,
【生卒】:?-953潞州(治今山西长治)人。少从军,后唐时屡有战功,任数州刺史。后晋天福年间曾参与讨叛军安从进,以功授亳州团练使,再迁河阳、邢州兵马留后。后周建立,授左监门卫上将军。年七十余卒。【生卒
【生卒】:1720—1778【介绍】:清江苏娄县人,字方千。初为无为州学正,改国子监典簿,复为婺源县教谕。有《古巢诗》、《知非稿》、《林薮吟》。
【生卒】:?-471梁武帝萧衍之母,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县南)人。宋元嘉中(424一453)嫁与萧顺之,生懿、敷、衍、畅四子及一女令嫕。宋泰始七年卒。梁武帝即位,追尊皇后,谥号献。(,参见《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