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雅堂韩昌黎集注
廖莹中注。见《昌黎先生集》。
廖莹中注。见《昌黎先生集》。
指唐代徐彦伯、韦暠、李亘。三人在高宗、武后时曾任职于蒲州,徐文辞雅美,暠善判,亘工翰札,时人谓之“河中三绝”。见《旧唐书·徐彦伯传》。
【介绍】:孟浩然作。约作于开元十七年(729)夏、秋间从洛阳往游吴越前夕。诗写作者功业无成的感慨和入吴越寻幽访胜的愿望,也表现了其对干谒求仕的厌倦与脱略世俗功名的旷放情怀,从而塑造了一个落拓不遇、傲岸
【介绍】:李商隐作。此诗写宫怨,亦有托寓。首句用流水比喻君恩,构思巧妙,笼起全篇;次句谓无论得宠失宠,宫女都忧愁难言;三四句以失宠者身份看得宠者正志得意满,而以君恩转瞬即逝婉讽之,是全诗用笔的重点。晚
郭以格编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8月出版,25万字。本书从四万多首《全唐诗》中引用常用成语二百余个,引用唐诗近千首(段),涉及诗人五百余人。全书在体例上颇有特色。首先,在征引成语例证后,指出其出处
【介绍】:一作李徵,是。郡望陇西(今属甘肃),家于虢略(今河南灵宝)。李唐宗室之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进士,调补江南尉。秩满归乡时,疾作性狂,夜走不知所终。后其友人出使岭南,见其化为一虎。《全唐
【介绍】:唐代诗人。蕃,一作翻。生卒年、籍贯不详。寓居台州(治今浙江临海)。会昌间人。家贫,举进士不第,诉于主司,不听挽留而归隐江湖,专心写诗。曾题诗于天台山巾子峰寺壁,有“前峰月照一江水”句,离寺百
【介绍】:韩愈作。一作《答张十一》。张十一,即张署。贞元十九年(803),二人因事同遭远贬,愈贬阳山(今属广东)令,署贬临武(今属湖南)令。二人相偕南行,次年抵临武,署有《赠韩退之》诗,此诗即为和答之
【介绍】:王贞白《金陵》诗句。诗写江南古都金陵萧条冷落的江景:日落潮退,鸟孤帆回,没有生气。诗之妙在写日落江上则曰“随潮”,归帆与鸟同孤,更加重了孤寂的气氛。寓万千感慨于画面之中。
指习郁。亦泛指饮酒处。崔湜《襄阳作》:“醉中求习氏,梦里忆襄王。”参见“习家池”。
【生卒】:?—742【介绍】:唐代文学家。字华。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李適长子。初以文行补秘书正字,授右卫骑曹。历长安尉等。天宝元年(742),贬普安郡户掾,赋古乐府二十四章。是年卒。有文集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