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九日

九日

【介绍】:

①(全)王勃作。九日,指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诗就陶潜《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的诗句和沈约《宋书·陶潜传》所载陶潜重阳节无酒可饮,久坐宅前菊花丛中,适江州刺史王弘派人送酒来,潜见酒便饮,醉而后归的典故,表现了作者陶渊明鄙视官场、乐隐田园的向往之情。②(全)杜甫于广德元年(763)秋在梓州作。九日,农历九月初九,即重阳节。《艺文类聚》卷四引《续齐谐记》:“今世人每至九日,登山饮菊酒。”魏晋南北朝以来,以“九日”为题之诗,概指重阳节。杜甫在梓州曾两度重阳,此诗是第二次重阳节,感世乱不宁,久客在外,不得归家而作。石闾居士曰:“此诗通身是九日客中感怀之作,一层深一层,直想到未经乱离之前,早已饿穷不免,直欲肝肠寸断矣。吁!感怀至此,能令读者堕泪,悲哉!”(《藏云山房杜律详解七律卷上)③(全)李商隐作。此诗作于宣宗大中三年(849)九月初九重阳节。作者由重阳把酒赏菊展开联想,首联缅怀追思当年令狐楚对自己的赏识栽培,颔联抒发今昔迥异之感慨,束上启下,自然过渡到后二联。后二联转为对令狐绹排斥冷遇自己的怨愤不满。全诗是作者“九日樽前有所思”的结果,今昔对比鲜明感念怨愤交并,可见出作者的感情轨迹。

猜你喜欢

  • 腰金拖紫

    腰挂金印或金鱼袋,身披紫绶或紫袍。谓身居高官。白居易《哭从弟》:“一片绿衫消不得,腰金拖紫是何人?”

  • 平步青云

    见“平地青云”。

  • 白鹿洞二首

    【介绍】:王贞白作。游白鹿洞,感而赋七绝两篇。白鹿洞,在江西星子县北庐山五老峰下山谷中。唐贞元中,洛阳人李渤、李涉兄弟隐居读书于庐山,渤养白鹿自娱,人称白鹿先生,谓其所居曰“白鹿洞”。后渤为江州刺史,

  • 三岁字

    指书信。语出《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刘方平《寄严八判官》:“怀袖未传三岁字,相思空作陇头吟。”

  • 荣公三乐

    荣公,指荣启期。《列子·天瑞》:“孔子游于太山,见荣启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孔子问曰:‘先生所以乐,何也?’对曰:‘吾乐甚多: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而吾得为人,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

  • 陆翱

    【介绍】:字楚臣,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昭宗时宰相陆希声之父。登进士第而未受辟。南唐刘崇远评其诗虽“不甚高,而才调宛丽”,“题品物类亦绮美”(《金华子杂编》)。《全唐诗》存诗2首。

  • 比来

    ①近来。杜甫《季夏送乡弟韶陪黄门从叔朝谒》:“比来相国兼安蜀,归赴朝廷已入秦。”李商隐《代秘书赠弘文馆诸校书》:“清切曹司近玉除,比来秋风复何如?”②从前。武则天《如意娘》:“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

  • 三字脚

    指诗句中末三字在语义是连贯不可分的,称为三字脚。亦即声律上的脚节和腹节共同构成的一个意义单位。启功《诗文声律论稿·两字节》:“附带谈到五、七言诗句中词与句式的关系。句中各词,无论如何分合,句末三字必须

  • 万石

    见“万石君”。

  • 希夷先生

    【介绍】:①见罗隐之。②见陈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