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咏怀古迹五首

咏怀古迹五首

【介绍】:

杜甫作于大历元年(766)寓居夔州时,是杜甫著名的七律组诗。诗借咏古迹而抒己怀,故题曰《咏怀古迹》,并非专咏古迹。五诗各自成篇,每篇各咏一人。第一首咏庾信,实以自况,感怀身世。“词客哀时”四字,为全诗关键。第二首咏宋玉,引为知己,尊以为师,盖因其赋寓规讽,文采风流,足传千古。第三首咏王昭君,是五首中写得最好的。李因笃评曰:“序事如天马行空,光彩焕发,而毫无形迹,可称神化之篇。只序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然意俱包括在内,诸家不能及。”(《杜诗集评》卷一一)作者通首咏昭君,写尽昭君悲惨的一生,实际上是借以抒己怀。写昭君,也是写自己。沈德潜盛赞“咏昭君诗,此为绝唱!”(《唐诗别裁集》卷一四)第四首咏刘备,而兼及诸葛亮,意在表彰其君臣相契,如鱼得水。“一体君臣”为一篇关键。第五首专咏诸葛亮。“宗臣清高”四字,为一篇之纲。既盛赞其才品独超,又痛惜其生不逢时,壮志未酬。王嗣奭曰:“通篇一气呵成,宛转呼应,五十六字,多少曲折,有太史公笔力。……公自许稷契,而莫为用之,盖自况也。”(《杜臆》卷八)五首诗虽各自成篇,但并非漫然拼凑,而是有一定的联系。毛张健曰:“第一首自伤飘泊,而以‘词客’句带出庾信,次篇亦以词客兼及宋玉。而庾信结尾,宋玉发端,则格局之变换处。三篇因上楚宫云雨,类及明妃。合三篇言之,盖词客、美人俱堪叹惋,而楚、汉二君之荒淫失德,亦于兹可见,借以讽切时事。故四、五以蜀主臣之励精图治终之,而末所云‘运移汉祚’、‘志决身歼’者,则言外别有感慨,又与首篇‘支离’、‘漂泊’之意相照。盖公自以留滞西南不能决策以平世乱也。愚谓每篇各赋一事,元可无藉联络,而古人不苟如此。”(《杜诗谱释》卷二)

猜你喜欢

  • 柳棠

    【介绍】:唐代诗人。剑南东川(治今四川三台)人。生卒年不详。开成二年(837)进士及第。归东川后,但游狎斜,不谒见地方长官。节度使杨汝士召而诮之,棠写诗抒其志。因狂纵日甚,干忤汝士;惧而前往剑州,复得

  • 欧阳宾

    【介绍】:见欧阳膑。

  • 玄成

    汉韦贤于宣帝时为丞相,元帝时,其子韦玄成复以明经历位至丞相。事见《汉书·韦贤传》。后以“玄成”借指能继承先辈功业的人。李端《卧病闻吉中孚拜官寄元秘书昆季》:“年少奉亲皆愿达,敢将心事向玄成。”

  • 李贺传论

    傅经顺著。1981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为《中国古代作家研究丛书》之一。全书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写李贺的生平事迹;第二部分主要阐发其诗歌进步的思想内容;第三部分论述其艺术特色;第四部分论其师承和影响

  • 采薇

    语出《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用以指隐居生活。白居易《送王处士》:“好去采薇人,终南山正绿。”

  • 散木

    《庄子·人间世》:“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槨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后用以指不成材者或用为自谦之词

  • 唐尧臣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历官殿中侍御史兼内供奉、司勋员外郎。开元中,卒于郑州。尧臣能诗。《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太平广记》卷三八九引《广异记》、《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卷二、《唐尚书省

  • 邂逅

    ①不期而遇。孟浩然《山中逢道士云公》:“邂逅欢觏止,殷勤叙离隔。”②偶然。韩愈《落叶送陈羽》:“飘摇终自异,邂逅暂相依。”③意外。韩愈《县斋读书》:“萧条捐末事,邂逅得初心。”庄南杰《古松歌》:“维嵩

  • 横吹

    乐器名。即横笛。又名短箫。钱起《奉送户部李郎中充晋国副节度出塞》:“泪闻横吹落,心逐去旌悬。”参见“横笛”。

  • 蔡廓

    南朝宋济阳人,性至孝,母丧,三年不梳洗,不胜悲伤。见《宋书·蔡廓传》。后用以称美能孝养的人。司空曙《送王使君小子孝廉登科归省》:“张冯本名士,蔡廓是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