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唐诗贯珠

唐诗贯珠

清胡以梅撰。以梅字燮亭,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约生活于清康熙年间。清初唐七律选本甚为盛行,此亦一种。全书共六十卷,选唐人七律约2400首,几占《全唐诗》七律总数四分之一。对于初、盛唐之粗疏肤浅失律意者,或中、晚唐之空虚卑弱无腻致者,皆不收,故所选皆较整饬工稳,内以“倡酬”、“旅怀”、“寄怀”、“艳情”等分类编排。每首诗后都有笺注,分析亦详,既有典故的笺释,又有章法结构的评析,虽不精彩,也足资参考。只是个别诗,在笺释方面显得有点过分繁琐冗长。值得注意的是,胡氏把李商隐的《无题》诗全都列入“艳情”类,而不作政治诗理解,可以见出他对这些诗的基本态度。全书约70余万言,其耗费之心血已可想见,为研究唐人七律的重要选本。有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胡氏素心堂刻本,内框则题为“唐诗贯珠笺释”。

猜你喜欢

  • 泛梗

    《战国策·齐策三》载寓言: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桃梗讥笑土偶遇雨就会残坏。土偶以为自己残坏仍归于土,而桃梗却不知被水漂至何方。后以“泛梗”喻流浪漂泊。张说《石门别杨六钦望》:“暮年伤泛梗,累日慰寒灰。”

  • 白云士

    指道士。孟郊《同李益崔放送王炼师还楼观兼为群公先营山居》:“十年白云士,一卷紫芝书。”

  • 详注唐诗绝句选

    宋赵蕃、韩淲选,谢枋得注。见《注解章泉涧泉二先生选唐诗》。

  • 余鼎

    【介绍】:下邳(今江苏邳州)人。元和间居于越州上虞县宝泉乡。《全唐诗补编·续拾》收其元和二年所作诗1首。

  • 借音对

    亦称“声对”。指诗句中的某一词从字面上不能构成工对,借用它的谐音字即相对,诗义仍应从字面上来理解,不以谐音字解释,称为借音对。如李白《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之一:“水春云母碓,风扫石楠花”。“楠

  • 青春

    ①指春天。青帝为司春之神,春归大地,草木萌发,其色青绿,故称。杜甫《官池春雁二首》之二:“青春欲尽急还乡,紫塞宁论尚有霜。”②指春色,春意。沈佺期《和中书侍郎杨再思春夜宿直》:“西禁青春满,南端皓月微

  • 麹瞻

    【介绍】: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人,崇裕弟。中宗朝,为司农卿,封常乐公。《全唐诗》存诗1首。

  • 温会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宪宗、穆宗时人。长庆元年(821)至三年(823)中,以兼殿中侍御史为剑南西川节度使段文昌幕安抚判官,与段文昌等游宴唱和。《全唐诗》存诗二首。事迹见唐白居易《韦审

  • 杜甫年谱新编

    李书萍编著。全书分杜甫事略、杜甫家系、杜甫官历表、杜甫游历地域图、杜甫交游名氏录、杜诗年表与解题、杜诗欣赏七个部分,分门别类,简要明晰,极便查检。该书据李氏自序,知乃1933年成书于南京,1975年台

  • 送陈章甫

    【介绍】:李颀作。陈章甫,江陵(今属湖北)人,行十六。颀有《宴陈十六楼》诗,题下原注:“楼枕金谷。”金谷在洛阳西北,是陈有家在洛阳。陈曾隐居嵩山二十馀年。颀隐居颍阳,相距不远,时相往来,交谊颇深。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