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唐代撰注家。河内(治今河南沁阳)人。生卒年不详。少年时,从崇文馆学士张嘉会学《史记》之学。开元初,任国子博士。后出为润州别驾。仕终宏文馆学士。晚年,鄙褚少孙之谬误,发愤而著《补史记》,今已佚
晋代羊欣年少时曾穿着新绢裙白天睡觉,王羲之在他的裙子上写了数幅字而去,羊欣本来喜欢书法,醒来后见王羲之的字,仔细揣摹,此后书法水平大增。见《宋书·羊欣传》。后用为咏书法之典。徐夤《山阴故事》:“红鹅化
明谢省撰。凡二卷。是书取杜甫长篇古体诗142首为之注解,注释置于每诗之后,大抵先诠释词语典故,再逐句串解诗意,犹今之古诗散译,浅近明晓。其概括诗旨,亦言简意赅,颇得诗人意趣。此书刻于明弘治五年(149
【介绍】:五代后蜀人。曾为眉州判官,与彭州刺史安思谦之子安守范及周述、杨鼎夫等人同游彭州天台禅院,共赋联句。《全唐诗》存其联句2句。
【介绍】:张谓作。此诗当作于天宝后期。北州,泛指北方边地的州县。诗通过一位老翁因不堪兵役之苦,只得忍痛抛家弃业,带着仅存的幼子流亡边地这一典型事例,揭露了朝廷穷兵黩武政策给中原地区广大人民带来的沉重灾
【介绍】:吴融作。大顺元年(890),朝廷发兵征讨藩镇李克用,战于太行山一带,三战三败。次年,诗人在潞州金桥(今山西上党)凭吊战场,作此诗。首联言太行山壮美景色,颔颈两联连用四典,委婉含蓄地表述了诗人
【介绍】:崔湜作。诗题一作《江楼有怀》。襄城,即襄阳(今湖北襄樊)。身在江海,心怀魏阙,是中国古代政治上的失意者共同拥有的心境,本诗作者也不例外。对朝廷的眷恋,使他不可能把自己的意念集中在“山光晴后绿
【介绍】:常建作。西山,即武昌(今湖北鄂城)的樊山。这是一首写景诗,作者泊舟江岸,遥望西山之景,从日落写到入夜,由远及近,由明转暗,层次分明,井然有序。语言纯用白描,景色秀丽,意境清幽,给人以亲临其境
【介绍】:德宗时在世。曾任幽州卢龙节度都巡使。《全唐诗补编·补逸》存诗1首。
魏武帝时宫人,善弹琴。《乐府诗集·杂曲歌辞》有《卢女曲》。唐诗中多用以代指乐妓。梁锽《戏赠歌者》:“楚妃临扇学,卢女隔帘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