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唐代诗人。长乐(治今河北冀州)人。生卒年不详。鲍防甥。大历初,依鲍防于越州,参与鲍防、严维等联句唱和。大历二年(767)进士及第。授校书郎。卒。柳宗元称之为“善士”。《全唐诗》存诗一首,《全
见“葛粉”。
【介绍】:姚合作。诗人以鲜明活泼的笔触为读者描绘出一幅扬州春景图,春风花柳,管弦歌吹,车水马龙,游船如织,那热闹的夜市、水上的人家、遍地的翠竹、满眼的鹅鸭以及那盈耳的笙歌,无不令人由衷地喜爱、向往。诗
姬,周王室之姓;姜,齐国姓。《左传·成公二年》:“(周王曰):‘夫齐,甥舅之国也,而大师之后也。’”后因以“姬姜舅甥”谓帝王子女与大臣家通婚。张说《安乐郡主花烛行》:“姬姜本来甥舅国,卜筮具道凤皇飞。
指丁令威化鹤事。罗隐《自贻》:“如何只见丁家鹤,依旧辽东叹绿芜。”亦省称“丁鹤”。白居易《双鹦鹉》:“郑牛识字吾常叹,丁鹤能歌尔亦知。”参见“丁令威”。
文体名。唐代士庶十分重视书信往来和格式要求,书仪便是撰写书信的范本。早期的书仪,《晋书》、《隋书》、两《唐书》均有著录,现在保存下来的除西晋索靖《月仪帖》及其唐人摹本外,五代前的书仪濒于失传,而敦煌遗
【生卒】:?~720【介绍】:字法满,余杭(今属浙江)人。十八岁入玉清观为道士,后移居天柱山。著有道教科仪条例之重要著作《要修科仪戒律钞》16卷,《全唐诗补编·续拾》从中摘录诗咏4首。
【介绍】: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瀼西作。驱,遣使。竖子,僮仆。苍耳,又名卷耳,是一种可供食用和药用的野草。这首诗写杜甫因蔬菜不足,而食僮朴所摘的苍耳,从而念及乱世之中,赋敛惨重,人民遭受的饥
消除睡意。白居易《赠东邻王十三》:“驱愁知酒力,破睡见茶功。”
玉石的斑疵。亦喻指耻辱、污点。杜甫《入衡州》:“君臣忍瑕垢,河岳空金汤。”韩愈《县斋有怀》:“惟思涤瑕垢,长去事桑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