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李涉

李涉

【生卒】:768?—?

【介绍】:

自号清溪子洛阳(今属河南)人。早年与其弟李渤隐居庐山香炉峰,后徙居终南山。元和中官太子通事舍人,后贬峡州司仓参军。遇赦,荐为太学博士,因事流康州(今广东德庆)。后归洛阳,卒。李涉工诗,以七绝居多。辛文房称其“词意卓荦,不群世俗。长篇叙事,如行云流水,无可牵制。才名一时钦动。”(《唐才子传》卷五)《全唐诗》录其诗1卷,然杂入他人之诗。《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3首。

【介绍】:

唐代诗人。自号清溪子。洛阳(今属河南)人,郡望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李渤兄。生年在大历二年(767)前。贞元中,隐居于庐山,后徙居嵩山。辟陈许节度使从事。元和六年(811)为太子通事舍人,以上言宦官吐突承璀冤状,贬峡州司仓参军。长庆元年(821),赦归。授太学博士。曾遇盗于江中,盗首敬其诗名,不加剽掠,但求一诗而厚赂涉。宝历元年(825),受牵累流康州。卒年不详。工诗,有时名。多赠寄题送、纪行杂咏之作。长篇叙事如行云流水,不可牵制。绝句词意婉妙,颇有佳作。《润州听暮角》、《再宿武关》、《过襄阳上于司空頔》等为传世名篇。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高古奥逸主孟云卿之“入室”,取《六叹》“但将钟鼓悦私爱,肯以犬羊为国羞”及《怀古》诗。《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李涉诗》一卷,已散佚。《全唐诗》存诗一卷,“补遗”补九首;《全唐诗补编》补三首。事迹见《唐才子传校笺》卷五。屈光有《李涉李渤年谱》。

猜你喜欢

  • 押韵

    指诗词等韵文为求声韵和谐,音节优美,在句末用同韵之字。近体诗定型以后,押韵成了近体诗格律基本要求之一。近体诗要求偶句押韵(间亦有首句押韵或句句押韵者),除首句起韵外,韵脚只能为同一韵部,且不能押同字,

  • 三岁字

    指书信。语出《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刘方平《寄严八判官》:“怀袖未传三岁字,相思空作陇头吟。”

  • 武功体

    诗歌风格。姚合元和十一年(816)进士及第后,曾任武功主簿,有《武功县中作三十首》等。其诗工于模写宦况萧条、山县荒凉,风格平易冷淡。后人以“武功体”称其诗风。

  • 人泊孤舟青草岸,鸟鸣高树夕阳村

    【介绍】:韩偓《避地》诗颔联。诗写动乱的社会现实和自己漂泊异乡的生活。鸟可归巢夕阳村,而人却被迫泊孤舟于远离村庄的青草岸。对比鲜明,寓无限感慨。

  • 柏子殿

    指御史官署。钱珝《同程九早入中书》:“腊雪初明柏子殿,春光欲上万年枝。”参见“柏台①”。

  • 德璋

    南朝齐孔稚珪的字。稚珪雅好文辞,不乐俗务,于居宅盛营山水。见《南齐书·孔稚珪传》。后常以之比文人雅士。卢纶《过司空曙故居》:“何言张掾傲,每重德璋亲。”

  • 七言诗

    全篇为七字句或以七字句为主的诗。七言诗句在《诗经》、《楚辞》时代就已产生,但全篇为七字句者到汉代才出现,到唐代时七言诗走向成熟,不论古体诗还是近体诗,在诗歌的声调、押韵、对仗和表现形式诸方面都达到空前

  • 李仁悦

    【介绍】:五代时人。后蜀广政二十年(957)任简州清化军镇遏使。《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1首。

  • 李敬玄集

    文集。唐李敬玄撰。《旧唐书·李敬玄传》谓文集三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李敬玄集》三十卷。其后未见著录,当久已亡佚。《全唐诗》存诗二首。

  • 前进士

    唐代称中榜及第的进士为前进士。亦特指及第后而尚未授官者。周朴《赠李裕先辈》:“仙籍旧题前进士,圣朝新奏校书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