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杜审言

杜审言

【生卒】:约646—708

【介绍】:

唐代诗人。字必简。祖籍襄阳(治今湖北襄樊),父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排行五。杜预后裔,杜甫祖父。高宗咸亨元年(670)登进士第,授隰城尉。累转洛阳丞。武后圣历元年(698),贬为吉州司户参军。因与群僚不和,被州司马周季重诬构下狱,其子杜并愤而刺杀周季重后亦被害。审言免官还洛阳。事闻朝廷,武后召见,甚加叹异,授著作佐郎,迁膳部员外郎。中宗神龙元年(705),因附阿张易之兄弟,流配峰州。二年(706)召还,授国子监主簿,加修文馆直学士。景龙二年(708)卒,年六十余,赠著作郎。审言少时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为文章四友,世号“崔、李、苏、杜”。后以诗文“含绝唱之音”,“有重名于天下”(陈子昂《送吉州杜司户审言序》)。晚年与沈佺期宋之问唱和。他的诗大多为写景、纪行、酬唱之作,以浑厚遒劲见长,也有清新流丽者。他大力创作律诗,以五律数量最多(二十八首,占现存诗十分之六以上),成就最高。《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登襄阳城》、《秋夜过临津郑明府宅》等篇,思致工巧,句律严整,音韵协调,对五律的规范、定型颇有影响。七律《春日京中有怀》等,皆工密有致,在初唐亦属首倡。他与沈佺期、宋之问同为唐代近体诗之奠基人。清人王夫之曰:“近体梁、陈已有,至杜审言始叶于度。”(《薑斋诗话》)其诗法对杜甫影响较深。原有《杜审言集》十卷,已散佚。宋刻本《杜审言集》,仅一卷,存诗四十三首。徐定祥有《杜审言诗注》。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校笺》卷一。

【生卒】:645?—708

【介绍】:

字必简,行五。郡望京兆(今陕西西安),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洛州巩县(今河南巩义)人。为大诗人杜甫祖父。咸亨元年(670)进士。官隰城尉,累转洛阳丞。圣历元年(698)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后武后召见,授著作佐郎,迁膳部员外郎。神龙元年(705),因谄附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与宋之问沈佺期等人同时遭贬,流放峰州。召还,授国子监主簿、修文馆直学士。景龙二年冬病卒。新、旧《唐书》有传。审言与李峤崔融苏味道为“文章四友”,世号“崔李苏杜”。为人恃才傲物,但能诗工书,对近体诗的形成贡献颇大。许学夷曰:“五言律体实成于杜、沈、宋,但后人但言成于沈、宋,何也?审言较沈、宋复称俊逸,而体自整栗,语自雄丽,其气象风格自在,亦是律诗正宗。”(《诗源辩体》卷一三)现存诗43首,《全唐诗》编为1卷。有《杜审言诗集》传世。

猜你喜欢

  • 出热

    出力。周昙《咏史·前汉门·周苛纪信》:“后来邦国论心义,谁是君王出热人。”

  • 白帝城最高楼

    【介绍】: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在夔州作。白帝城,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瞿塘峡口白帝山上。最高楼,白帝城上最高处之楼。此诗写登楼望远所见景象及触发的危乱之感。首联写城楼高危之势,中二联写望中所见眼前近景

  • 明月

    【介绍】:李如璧作。此诗写月下思归,抒发了月满人不圆,人不如月之情。上半叙写昭君月下在胡地的思归之情。下半通过秋之将寒,喻人之将老,抒写才子、逐臣、弃妇之情。此诗把历代各种月下之思融为一体,巧妙结合,

  • 杨嗣仁

    【介绍】:即杨凭。

  • 迎先

    预先。王梵志《先因崇福德》:“果报迎先种,桥梁预早开。”

  • 震方

    东方。刘禹锡《元日乐天见过因举酒为贺》:“震方天籁动,寅位帝车回。”参见“震”。

  • 钟山公

    【介绍】:见李建勋。

  • 太丘道

    东汉颍川多名士。许劭游颍川,广交有德长者,唯独不前去拜访最负德名的陈寔,人问其故,许劭认为“太丘道广,广则难周”。见《后汉书·许劭传》。后因以“太丘道”称颂人道德高尚,交往广博。李端《下第上薛侍郎》:

  • 史虚白

    【生卒】:895?—961?【介绍】:字畏名,北海(今山东青州)人。初隐嵩山。好友韩熙载荐于南唐李昇,仅署为州从事,遂以病辞,徙居九江落星湾。南唐李璟两次召见,问以国事,皆以草野之人不知国事而辞归。宋

  • 颜师古

    【生卒】:581~645【介绍】:名籀,字师古,一作名师古,字籀。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郡望琅玡临沂(今属山东)。曾为隋之县尉,唐之朝散大夫、中书侍郎、秘书监等。卒谥戴。新、旧《唐书》有传。为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