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

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

林继中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出版。赵次公注是杜诗第一部较为准确、丰富、有一定深度的全注本,在宋代享有盛名,南宋的集注本都有引录。但赵注原本自南宋中叶后逐渐亡佚。1916年,傅增湘发现了赵注的后半部明钞本,因故刊印未成。林氏辑校本首次恢复了赵注的原貌,为今后杜甫研究提供了一个至今为止最为完善的赵注本,是杜甫研究史上一件可喜可贺的盛事。全书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长达3万字的前言,可说是对赵注的综合研究,对赵次公其人其书及其渊源流变进行了全面的考证和论述,详实谨确,颇多独到的见解。第二部分是正文的甲帙至丙帙,是对散佚的赵注前半部的辑佚。因《新刊校定集注杜诗》(简称《九家注》)“引赵注最详”(曾噩序),《王状元集百家注编年杜陵诗史》(简称《百家注》)编次与赵注几乎吻合,故以前者为底本,后者为编次的主要参考,再据赵注原文作必要调整。第三部分是正文的丁帙至己帙,是对后半部赵注明钞本的增补校订。在辑佚和校订过程中对原注引文、注文之讹夺衍倒都予以纠正,缜密细致,颇见功力。该书原是作者的博士论文,卷帙浩繁,长达百余万字,计收杜诗1439首。正如作者的导师萧涤非在论文评语中所说:“在杜甫研究领域中,作者作出了可喜的贡献。”此书出版后,颇得学术界的称赏。著名学者程千帆致函盛赞云:“近人治杜多空谭而鲜徵实,如此书之如乾嘉诸老治经者,盖未有第二家也。”

猜你喜欢

  • 韩学研究

    张清华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89.39万字。全书分上、下册,上册韩愈通论,分绪论和上、下编。上编韩愈的思想,分五章:一、韩愈的哲学思想;二、韩愈的政治思想;三、韩愈的文学思想;四、韩愈

  • 周官采诗

    指采集民歌。据《汉书·食货志上》载,周时每于“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杨巨源《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十首》之六:“汉典方宽律,周官正采诗。”

  • 张仲达

    【介绍】:五代后唐吏部侍郎张文宝从子。永州(今属湖南)人。能诗。《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2句。

  • 韦展

    【介绍】: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生卒年不详。官少府监主簿。《全唐文》存文一篇。事迹见《元和姓纂》卷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四上》。

  • 闾丘均

    【介绍】:唐代散文家。益州成都(今属四川)人。生卒年不详。中宗景龙中为安乐公主所荐,起家拜太常博士。四年(710),安乐公主被诛,坐贬循州司仓。唐九征出镇云南,召均为管记,南中碑碣,多出其手。均以文章

  • 蜀门

    山名,即剑门山。在四川省剑阁县北。山势险峻,自古为军事重地。杜甫《木皮岭》:“季冬携童稚,辛苦赴蜀门。”

  • 越王

    指越王勾践。王铤《登越王楼见乔公诗偶题》:“越王空置千年迹,丞相兼扬万古名。”

  • 连环句

    古体诗创作的一种格式。王力认为:“所谓连环句,就是下句的前一字或两三字和上句的末一字或两三字相重,形成一种连锁。”(《汉语诗律学·古体诗》)如孟云卿《今别离》:“但恐不出门,出门无远道。远道行既难,家

  • 恩波

    喻皇恩,国恩。杜甫《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哀赠竟萧条,恩波延揭厉。”

  • 珠玉

    晋人王济曾以“珠玉在侧”称美其外甥卫玠。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后遂以“珠玉”指代外甥。杜甫《奉送二十三舅录事之摄郴州》:“泥涂岂珠玉,环堵但柴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