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杜诗通

杜诗通

明胡震亨撰。凡四十卷,乃胡氏《李杜诗通》之杜诗编,共收杜诗1447首,其编排体例,胡自序云:“读杜诗既不可不稍知其岁月,然亦何至每首必定以所作之年月,强为穿凿,而于体例多紊乎!今仍以古本分体为编,一体之中,各以体类为次,一类之中,除长安、秦川、蜀中、夔府、湖南确然可见者为次外,其余无可定者,并以题类相附。”是知此书先分体,于分体之中,又大体分类,约略编年,颇不便查检。其注释极简,乃从高楚芳千家注本删存赵次公、鲁訔、蔡梦弼、黄鹤诸家注,间有胡氏自注及考辨,即其自叙所谓:“一切牵强之说,概从芟去,旧注繁芜,百存一二。其意旨未经前人发明者,略抒肤见,以资商榷”。篇末时或辑录前人评语,而以刘辰翁、郑继之评语为多,亦间采王世贞、钟惺、谭元春等人语。郑继之之评率多贬词。这为其他注释本所不录,亦当为此书之一特色。清顺治六年(1649)初刻本,另有一重刻本,皆传世不多。

猜你喜欢

  • 说唐诗·人世百态

    陈志明编撰。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6月出版。着重介绍唐代社会的众生相。详参《说唐诗·爱国情思》。

  • 动用

    举动,行动。权德舆《书绅诗》:“谨之在事初,动用各有程。”

  • 杨伯起

    即杨震。宋之问《范阳王挽词二首》之二:“谁知杨伯起,今日重哀荣。”参见“杨震”。

  • 塞北二首

    【介绍】:沈佺期作。二首皆述边战状况,兼抒报国之情,风格亦相一致。朔风猎猎,沙砾飘扬,边烽似云,霜浓雁哀,共同构成了一幅塞上风光图,在此基础上融入旌旗如火、衔枚疾走的紧急军情,壮烈之怀洞然可见。憾乎“

  • 陈朝英

    【介绍】:见陈彦博。

  •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

    【介绍】:贾至作。至于肃宗乾元二年(759)秋贬为岳州司马。巴陵,即岳州(今湖南岳阳)。三诗极写萧瑟秋景,以寄逐臣之思。第二首尤妙,先化用《楚辞》语意写洞庭秋景,次言乘兴泛舟,面对白云明月,凭吊湘水女

  • 塞草连天暮,边风动地秋

    【介绍】:韩翃(一作张继,非)《奉送王相公缙赴幽州巡边》诗句。二句描写北方边塞秋天傍晚枯草连天、狂风遍地的雄奇景象,表达了对王缙赴边的关切之情。意境开阔,气势飞动,无感伤之情,实为送别诗中难得之佳句。

  • 凿齿

    凿齿,传说中祸害百姓的怪物。一说怪人。后比喻残暴之徒。李白《北上行》:“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

  • 童区寄传

    唐柳宗元作。唐代岭南等道盛行奴隶买卖,百姓迫于征税而出卖儿女,不法之徒掠卖人口,地方官吏习以为常,并参与其事,或掠夺儿童进献朝廷为宦官。本文作于作者为柳州刺史时,记叙该州十一岁儿童区寄被劫掠后杀贼自救

  • 触绝病

    见“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