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杜诗阐

杜诗阐

清卢元昌撰。凡三十三卷。卢氏博学多览,尤嗜杜诗,自序云:“自乙已(康熙四年,1665)至壬戍,凡十八年矣,何朝夕,何寒暑,不手是编?”知此书,是其潜心学杜,发为著述,几乎二十年之研治成果。他评前人注杜,以为“有因注反晦者,一晦于训诂之太杂,一晦于讲解之太凿,一晦于援证之太繁。反是者,又为肤浅凡庸之词。”因此卢氏所注,不事博引,务求阐明大义而已,继而又云:“予以杂者芟之,使归于一;于凿者核之,使确;于简者栉比而编识之,使不墨漏,而又加以熔铸组织之功焉。以意逆志,又发其言中之意,意中之言,使当年幽衷苦调,曲传纸上,而又旁罗博采,凡注家所未及者,约千有余条。”故在其阐述之中,时有发见。全书以编年为次,收诗1447首,不录文赋。其体例为:诗题下偶有说明,句段之间辄加数言点明意旨,又释诗为文,于串解之中,时加阐发,加以评论。其注、解、评,均出以己语,不据引前人旧注。解说明白畅达,而稍显冗杂。然内容颇多新见,不失为清初诸注本中之佳作,为后来之注家所推重。此书有康熙二十五年(1686)刊本,1974年台湾大通书局据之影印《杜诗丛刊》本。

猜你喜欢

  • 囊中锥

    战国时毛遂为赵公子平原君门客而不被平原君重视,平原君认为“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认为如果给了自己显示才能的机会,“使遂蚤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见《史记·平原

  • 栾家濑

    【介绍】:①(全)王维《辋川集》二十首之第十三首。栾家濑,辋川地名。诗写秋雨中石上浅流,以白鹭惊波突出自然界的宁静,流露出诗人静穆之心态。②(全)裴迪作。此为《辋川集二十首》之第十三首。为酬答王维诗而

  • 邓通

    西汉蜀郡南安人。得汉文帝宠,官上大夫,被特赐四川铜山自铸钱,邓氏钱遍于天下。景帝时被免官,抄没家产,终至贫饿而死。见《汉书·邓通传》。许碏《题南岳招仙观壁上》:“邓通饿死严陵贫,帝王岂是无人力。”

  • 张施

    张设,铺陈。拾得《诗》之十二:“自量其事力,何用广张施。”

  • 杜甫诗选读

    周蒙、冯宇选注。是书共收杜诗名篇百首,对每一诗除作简明注释外,全部译为白话诗,又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作了简要分析,颇便阅读,因选注者周蒙即是学者兼诗人,故其所译杜诗亦颇有意味。1980年黑龙江人民出版

  • 雁断知风急,潮平见月多

    【介绍】:白居易《松江亭携乐观渔宴宿》诗句。这两句诗描写松江晚景,雁行不整,方知风急;江潮平静,才见月光点点洒满江面。诗人观察细致,描写生动。

  • 探看

    探寻,寻访。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曝腮

    一作“曝鳃”。《后汉书·郡国志五》:“交趾郡,十二城。龙编、羸……封谿建武十九年置。”刘昭注引晋刘欣期《交州记》:“有堤防龙门,水深百寻,大鱼登此门化成龙,不得过,曝鳃点额,血流此水,恒如丹池。”后因

  • 春风花屿酒,秋雨竹溪灯

    【介绍】:李群玉《杜门》诗颔联。二句描绘出一幅花屿竹溪生活图。出句谓春风骀荡之时,把酒临风,此乐何极。对句谓秋雨声中,青灯黄晕,别有情趣。二句一写春景,一写秋景,春秋交融,乃有异曲同工之妙。

  • 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

    【介绍】:杜甫作。韦讽,成都人。上,赴,到。阆州,今四川阆中。录事参军,唐代州郡设此官,相当于汉代的州郡主簿。韦讽被授为阆州录事参军,将赴任,杜甫写此诗送别。诗中写韦讽是在国家危难之际,人民遭受官府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