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毕曜

毕曜

【介绍】:

或作“毕耀”,排行第四,东平(今属山东)人。玄宗、肃宗朝,曾历太常寺太祝、司经局正字、县尉、侍御史。其执法严谨,史家以为酷吏,入于《旧唐书·酷吏传》。有诗才,善为小诗,杜甫称为“流传江鲍体”(《赠毕四曜》),与孟浩然钱起独孤及皆有来往酬唱。《全唐诗》存诗3首。

【介绍】:

唐代诗人。曜,又作燿、耀。生卒年、籍贯不详。排行四。玄宗开元末,曾为太常寺太祝。天宝十三载(754),任司经局正字,长期沉沦下僚,杜甫形容其当日景况云:“才大今诗伯,家贫苦宦卑。饥寒奴仆贱,颜状老翁为。”(《赠毕四曜》)乾元二年(759),擢监察御史,因秉公执法,被人诬告系狱。史家将他与酷吏相提并论,时号“毛(若虚)、敬(羽)、裴(升)、毕”。钱起有《叹毕少府以执法无隐见系》,为之辩诬。宝应年间,流黔中,经巴中卧疾而卒。毕曜有诗才,善为小诗,杜甫称其诗“流传江鲍体”(同上)。诗人孟浩然、杜甫、钱起均与之友善,有交游;与独孤及诗歌唱和。诗作大多散佚,《全唐诗》存诗三首。事迹见唐颜真卿《东方先生画赞碑阴记》、《旧唐书·酷吏传》、《唐诗纪事》卷二六。

猜你喜欢

  • 题道虔上人竹房

    【介绍】:李嘉祐作。这是一首赠方外之诗,刻画了道虔上人诗思禅心、超尘拔俗的形象。

  • 山寺钟楼月,江城鼓角风

    【介绍】:无名氏诗残句。诗谓夜深人静,月上山寺钟楼,江城中传来声声鼓角。诗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秋夜之宁静,并反衬旅人心境之不平静。

  • 范甑

    东汉人范丹(冉)生活清贫,炊饭之甑因不常用而积尘。后因以为咏士之清贫之典。罗隐《寄大理徐郎中》:“官序诜枝老,幽尘范甑空。”亦用以咏尘土。张说《咏尘》:“独怜范甑下,思绕画梁飞。”参见“范丹”。

  • 树色中流见,钟声两岸闻

    【介绍】:张祜《题润州金山寺》诗句。金山,在今江苏镇江市西北,本在长江中,清末江沙淤积,始与南岸相连,上有金山寺等名胜。诗句描写金山寺立于江流之中,两岸都能听到寺里的钟声,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刻画出金山

  • 张昭

    【生卒】:894?~972【介绍】:字潜夫,本名昭远,濮州范县(今属河南)人。后唐官至礼部侍郎、御史中丞。后晋拜尚书右丞。后汉历吏部侍郎、太常卿。后周历户部、兵部尚书,封舒国公。宋初拜吏部尚书,封陈国

  • 同谷子

    【介绍】:唐代文学家。姓名、生卒年、籍贯不详。隐居成州同谷山,因称同谷子。天复中,至凤翔行在诣昭宗,上书两卷,论十代兴亡之事,叙四方治乱之源。又说褒姒惑君之事,何皇后忌而谋诛之,遂亡去。后以朱全忠迁昭

  • 贤圣

    清酒和浊酒。亦泛指酒。李白《月下独酌二首》之二:“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参见“贤人”。

  • 陶雍

    【介绍】:《全唐诗》收其《和兵部郑侍郎省中四松诗》1首,郑侍郎即郑澣,文宗大和四年(829)任兵部侍郎。郑澣原唱题作《中书相公任兵部侍郎日后阁植四松逾数年澣忝此官因献拙什》(全),刘禹锡、唐扶、雍陶均

  • 凉州词三首

    【介绍】:张籍作。系乐府旧题。三首诗分别指出荒凉的边地却是重要的丝绸之路的必由之路;但胡兵时常侵扰,却使来往行商缺乏安全感;边将们虽深蒙国家之恩却消极怠惰,无力靖边。诗作意境平淡而生动,寓意微讽,似浅

  • 武瓘

    【介绍】:唐代诗人。瓘,误作灌。池州秋浦(今属安徽)人。生卒年不详。咸通四年(863)应进士试,投行卷于知贡举萧倣。萧赏其《感事》诗“花开蝶满枝,花谢蝶还稀。惟有旧巢燕,主人贫亦归”,以为有存故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