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皇甫冉

皇甫冉

【生卒】:约717—约770。一说723—767,误

【介绍】:

唐代诗人。字茂政。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郡望安定(治今甘肃泾川北)。皇甫曾兄。十岁能属文。十五岁文章老练,张九龄深为叹异,谓其作品清颖秀拔,有南朝文学家江淹、徐陵之风。后得萧颖士李华推引。天宝十五载(756)进士及第。至德中授无锡尉。入为左金吾卫兵曹参军。约大历元年(766)河南节度使王缙辟为掌书记。二年(767)迁右拾遗,转右(一作左)补阙。奉使江东,约五年(770)卒于家。世称皇甫补阙。与王维刘方平刘长卿灵一陆羽等友善酬唱。工诗,与其弟齐名,时人比为西晋诗人张载、张协兄弟,实际冉成就较高。高仲武中兴间气集》推为词场先辈,与钱起郎士元相伯仲。多酬赠寄送、题咏登临之作,四、五、六、七言及杂言、骚体兼备,尤工律诗。《太常魏博士远出贼庭江外相逢因叙其事》等少数篇章,抒写忧时伤世之情,较能反映社会现实。《归渡洛水》、《途中送权三兄弟》、《送李录事赴饶州》、《酬张继》等多数诗作,主要写离别相忆之愁和羁旅失意之悲。咏写巫峡风光的《巫山高》是晋宋以来同类题材中最佳之作。《送别》、《出塞》、《刘方平壁画山》等较有特色。也有一些是应酬文字。所作思致新奇,文辞秀美工巧,神幽韵洁,风格清迥。独孤及称:“其诗大略以古之比兴就今之声律,涵咏风、骚,宪章颜、谢。至若丽曲感动,逸思奔发,则天机独得,有非师资所奖。”《酬袁补阙中天寺见寄》“远山重叠见,芳草浅深生”、《秋日东郊作》“燕知社日辞巢去,菊为重阳冒雨开”等句,也深受论者称赏。有遗作三百五十篇,皇甫曾编定,独孤及作序。《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皇甫冉诗集》三卷,有散佚。传世诸本卷帙、篇数不一,《四部丛刊三编》影明刊《皇甫冉诗集》七卷。《全唐诗》编为二卷,存诗约二百三十篇,且间杂他人之作。《全唐诗补编》补诗七首。事迹见唐独孤及《唐故左补阙安定皇甫公集序》、《新唐书·萧颖士传》附传、《唐才子传校笺》卷三。储仲君有《皇甫冉诗疑年》。

【生卒】:717?—770?

【介绍】:

字茂政。郡望安定(今甘肃泾川),丹阳(今属江苏)人。十岁能属文,张九龄叹异之。天宝十五载(756)进士,授无锡尉。后任左金吾卫兵曹参军。大历初,入王缙河南幕,为节度掌书记。二年,迁左拾遗,转右补阙。奉使江表,因省家至丹阳,约卒于大历四、五年(769、770)间,享年五十四。冉工诗,与弟曾并称,人称“二皇甫”。诗风清俊,然边幅较狭。高仲武曰:“冉诗巧于文字,发调新奇,远出情外”。(《中兴间气集》卷上)现存诗230余首,《全唐诗》编为2卷。

猜你喜欢

  • 泽手

    两手相搓揉。形容犹豫不决。元稹《和乐天赠樊著作》:“解悬不泽手,拯溺无折旋。”

  • 天仙子

    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万斯年》,属龟兹部舞曲。旧说谓因皇甫松所作“懊恼天仙应有以”句而得名。有单调、双调二体,唐五代唯见单调,为三十四字,有五仄韵、四仄韵、两仄三平韵、五平韵等数种。温庭筠所作为五

  • 刘长卿诗编年笺注

    储仲君撰。中华书局1996年7月出版,为《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之一。全二册,35万字。本书以明弘治十一年李君纪刊本《刘随州文集》为校勘底本,缺页据明弘治十三年李士修刊本抄补,士修本亦缺者,则据明铜活

  • 娘子

    ①宫中嫔妃。花蕊夫人《宫词》之十三:“诸院各分娘子位,羊车到处不教知。”②奴婢称女主人。王梵志《奴富欺郎君》:“奴富欺郎君,婢有陵娘子。”③称年轻女子。张鷟《游仙窟诗》:“巧知娘子意,掷果到渠边。”

  • 寒地生材遗校易,贫家养女嫁常迟

    【介绍】:白居易《晚桃花》颈联。寒地指长安。两句写因竹遮松荫而晚开的桃花,刻画新颖别致。查慎行《白香山诗评》谓二句“为‘晚字生波,寄慨绝远。”《唐宋诗醇》卷二五则云:上句“自是主意”,下句“更切桃花,

  • 北罗酆

    即罗酆山。道家所说主宰人间生死之神的所在。李白《访道安陵遇盖还为予造真箓临别留赠》:“下笑世上士,沉魂北罗酆。”亦简称“北酆”。李白《草创大还赠柳官迪》:“北酆落死名,南斗上生籍。”

  • 李渥

    【介绍】:郡望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宰相李蔚子。咸通十四年(873)进士,历左拾遗、河东节度使郑从谠掌书记、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右散骑常侍。《全唐诗》存其大中间为乡贡进士时所作《秋日登越王楼献于中丞

  • 潘子

    指潘岳。潘岳在《西征赋·序》中曾自称“潘子”。岑参《春寻河阳陶处士别业》:“花明潘子县,柳暗陶公门。”秦系《赠乌程杨苹明府》:“当年潘子貌,避病沈侯诗。”

  • 弱志

    缺乏主见。韦应物《善福精舍答韩司录清都观会宴见忆》:“弱志厌众纷,抱素寄精庐。”

  • 陈羽

    【生卒】:约753—?【介绍】:唐代诗人。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年一说在开元二十一年(733)左右,误。排行疑为十五。贞元四年(788)前后在长安,与戴叔伦、韩愈游。七年(791)由桂州赴京应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