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罗隐

罗隐

【生卒】:833—909

【介绍】:

唐末五代散文家、诗人。本名横,字昭谏,自号江东生。杭州新城(今浙江富阳西南)人。一说杭州馀杭(今浙江杭州)人,误。排行十五。咸通、乾符中,应进士试,公卿恶其恃才傲物,语多讥刺,故十举不中第,遂改名隐。咸通十一年(870)为衡阳主簿。同年辞归。乾符元年(874)游大梁等处。三年(876),丁父忧。服除,再至长安。广明中,遇乱归乡里。中和中,寓居池州。曾与顾云等至扬州,谒淮南节度使高骈,见其酷好神仙之术,题诗而去。光启三年(887)至杭州,谒刺史钱镠,以《夏口诗》得钱赏识,表为钱塘令。迁著作郎。景福二年(893),钱镠为镇海军节度使,罗应聘为掌书记。光化三年(900)为观察判官。天祐三年(906)转司勋郎中,充镇海军节度判官。后梁开平元年(907),梁高祖欲以谏议大夫征召之,隐不行,反说钱镠举兵讨梁,为史家所称许。次年,授吴越国给事中。吴越天宝二年(909),迁盐铁发运副使。是年卒,年七十七。一说八十余卒,误。世称罗给事。精书法,工诗能文。《郡斋读书记》卷一八称其“作诗著文以讥刺为主”。诗与罗邺罗虬合称“三罗”。作品多写应试失意的哀怨,揭示唐代科举制度的弊端,反映了当时大量人才受压抑的现实;对于统治者的不良风习以及社会不合理的现象,也多有嘲讽。代表作有《曲江春感》、《长安秋夜》、《偶题》、《感弄猴人赐朱绂》、《蜂》等。尤长于咏史,《筹笔驿》、《华清宫》、《西施》、《登夏州城楼》等,有的抒发感慨,有的翻历史旧案,感情强烈,寓意深刻,借古讽今,耐人寻味。其诗多近体,善于提炼民间口语,写事真切而文词多浅易流畅,颇多名篇警句。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八谓:“罗昭谏隐酣情饱墨,出之几不可了,未少佳篇,奈为浮渲所掩。然论笔材,自在伪国诸吟流上。”文章以杂文小品成就最高。代表作为咸通八年(867)所作《谗书》五卷,如《英雄之言》、《说天鸡》、《汉武山呼》、《越妇言》、《秋虫赋》等,议古刺今,多出新意,立意警切,“几乎全都是抗争和愤激之谈”(鲁迅《小品文的危机》)。艺术上,有的直陈己见,有的运用寓言,多用散体,间以韵语,嬉笑怒骂,明快泼辣。其他的记叙文、议论文中,也有一些较好的作品。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卷八“文学”谓罗隐“文亦崭然有气骨,如其诗与人也”。著述甚多。有《罗隐集》二十卷、《吴越掌记集》三卷等十余种,著录于《崇文总目》、《宋史·艺文志》等,多散佚。雍文华辑《罗隐集》,收《甲乙集》、《谗书》、《广陵妖乱志》、《两同书》、《杂著》。潘慧惠有《罗隐集校注》。《全唐诗》存诗十一卷,“补遗”补一首,《全唐诗补编》补十四首、十七句;《全唐文》存文四卷。五代沈崧有《罗给事墓志》。事迹见《旧五代史》、《五代史补》、《吴越备史》、《十国春秋》本传,参《唐才子传校笺》卷九。汪德振有《罗隐年谱》。

【生卒】:833—909

【介绍】:

字昭谏,排行十五,原名横,后因屡试不第,愤而改为隐,自号江东生,杭州新城(今浙江富阳)人。罗隐二十七岁即在贡籍,却十上不中。后从事湖南,历淮、润诸镇,皆不得意。直至五十五岁才东归投奔雄据东南的杭州刺史钱镠。镠辟为从事,又请置钱塘县,表隐为县令。天祐三年(906),隐转司勋郎中,充镇海节度判官。梁开平元年(907),钱镠被封为吴越王,又表荐罗隐为给事中,世称“罗给事”。二十二年中,可谓宾主遇合,如鱼得水。《旧五代史》、《吴越备史》有传。罗隐著作颇富,但诸籍所载各有出入,且多散佚,今存《甲乙集》10卷并补遗1卷,《全唐诗》编为11卷,收诗近500首。明胡震亨称隐诗才在五代十国“诸咏流上”(《唐音癸签》卷八),近人李慈铭称隐诗“峭直可喜,晚唐中之铮铮者”(《越缦堂读书录》八)。毛泽东对罗隐诗也颇欣赏,对一些佳作施以浓圈密点。

猜你喜欢

  • 李弘皋

    【介绍】:见李宏皋。

  • 钱徽

    【生卒】:755—829【介绍】:唐代文学家。字蔚章。吴兴(治今浙江湖州)人。排行七。钱起子。贞元元年(785)进士及第,又登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历山南东道节度使、宣歙观察使从事。元和初入为左补阙。

  • 阎立本

    【生卒】:?—673【介绍】:唐代文学家。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太宗时为司封郎中。高宗显庆初,累官将作大匠,四年(659)迁工部尚书。总章元年(668),自司平太常伯拜右相,封博陵县男。咸亨元年(

  • 郑遂初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武后万岁通天元年(696)登进士第。《全唐诗》存诗一首,《全唐文》存文一篇。事迹见《唐诗纪事》卷四。

  • 春江花月夜词

    【介绍】:温庭筠作。写隋炀帝游扬州。以隋炀帝荒淫侈靡国破家亡的史实,对晚唐统治者暗寓讽刺,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的失望和忧惧之心。想象奇特,遣词造句工丽奇崛。篇中流锦飞翠,结尾警策冷峻,显示出雄健的笔力。

  • 题浔阳楼

    【介绍】:白居易作。约作于元和十年(815)至十一年,被贬江州司马时。浔阳楼,指江州州治浔阳县之南楼。全诗以人托景,以景衬人,既写出了前代诗人诗才之高玄清雅,又道出了浔阳楼周围江、山的灵秀清幽。中间写

  •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介绍】:杜甫《倦夜》颈联。二句写秋夜破晓前景色。月落以后,夜暗无光,萤飞自照,水宿之鸟,竞相呼唤。都是作者竟夕不寐所闻所见,实寓飘零之感。“自照”,有感孤栖。“相呼”,心伤无侣。体物精细,感慨无限。

  • 贡公喜

    南朝宋刘孝标《广绝交论》:“是以王阳登则贡公喜,罕生逝而国子悲。”后因以“贡公喜”谓为友人升官而喜悦。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参见“贡禹冠”。

  • 邹子

    指邹衍。陈子昂《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邹衍》:“邹子何寥廓,漫说九瀛垂。”参见“邹衍”。

  • 罗邺诗集

    诗集。唐罗邺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罗邺诗》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作《罗邺集》一卷,《宋史·艺文志七》作《罗邺诗》一卷,《唐才子传·罗邺》谓“有诗集一卷,今传”。有南宋临安陈宅书籍铺《罗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