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行路难三首

行路难三首

【介绍】:

①(全)李白作。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七〇列于《杂曲歌辞》,并引《乐府解题》云:“《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古辞已佚。六朝以来,拟作甚多。今存最早的是鲍照《行路难》十八首。胡震亨云:“《行路难》,叹世路艰难及贫贱离索之感。古辞亡,鲍照拟作为多,白诗似全学照。”(《李诗通》卷三)第三首宋本注云:一作“古兴”。三首诗彼此相联,密不可分。第一首感叹虽仕路多端,而自己却终无路可走;第二首写世无燕昭王那样的明主,无人赏识重用自己;第三首历举古代贤达不得善终的故事,表示自己对仕途的绝望。三诗皆以“行路难”来感叹仕途之坎坷险恶,决心隐遁远去,当作于天宝初李白辞京之后。《唐宋诗醇》卷二云:“冰塞雪满,道路之难甚矣。而日边有梦,破浪济海,尚未决志去也,后有二篇,则畏其难而决去矣。此盖被放之初述怀如此,真写得难字意出。”三诗写得纵横捭阖,迭荡生姿,奇气沛然。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②(全)顾况作。《行路难》,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大多描写世路艰难和离别的悲伤,常以“君不见”为首。本组诗就写处世之险,人生之艰。第一首写世情淡薄,挚友难交;第二首慨叹人生易老,青春难驻;第三首写生必有死,神仙长生之事难以期待。语言通俗,意境显豁,充满哲思禅理。③(全)柳宗元作。《行路难》是古乐府旧题。柳宗元用以歌咏时事,反映当时的政治斗争。第一首借夸父和竫人两形象,对革新派和腐朽势力加以褒贬。第二首以乱采滥伐为喻,影射腐朽保守势力对革新派的迫害,对人才的摧残。劝谕统治者爱惜人才,举贤任能。第三首写时宜、境遇对人之贵贱的影响,表达自己的人生感喟。韩醇《诂训柳集》卷四三云:“三诗皆意有所讽,上篇谓志大如夸父者,竟不免渴死,反不如北方之短人,亦足以终天年。盖自谓也。中篇谓人才众多,则国家不能爱养,逮天下多事,则狼顾而叹无可用之材。盖言同辈诸公一时贬黜之意也。下篇谓物适其时则无有不贵,及时异事迁,则贵者反贱。……盖言其前日居朝而今日贬黜之意也。当是贬永州后作。”汪森评曰:“音节古,色泽鲜,绝去纤、伪二种流弊。”(《韩柳诗选》)日本近藤元粹亦云:“寓意托深,议论亦甚正,虽然子厚言此,盖未知其罪过也。”(《柳柳州诗集》卷四)

猜你喜欢

  • 严维

    【生卒】:?~780【介绍】:字正文,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肃宗至德二载(757)进士,后授诸暨尉。广德元年(763)至大历五年(770)充浙东节度府幕,为金吾卫长史,与鲍防等人联唱。后归居越州,

  • 刘祎之集

    文集。唐刘祎之撰。《旧唐书·刘祎之传》谓有集七十卷,传于时。但同书《经籍志下》著录《刘祎之集》五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四》作七十卷。其后未见著录,当已散佚。清人刘云份辑《唐代刘氏诗集七十种》收《初唐刘

  • 异舍

    指邻居。杜甫《泛溪》:“吾村霭暝姿,异舍鸡亦栖。”

  • 裴度

    【生卒】:765—839【介绍】:字中立,行十六,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官刑部侍郎时以力主削藩与武元衡同遭暗杀,幸未死。宪宗、穆宗、敬宗朝三历宰相。元和十二年(817)以平淮

  • 陶唐

    指尧帝。因其曾封于陶、唐,因以陶唐为氏。后或以“陶唐”代指圣明君主。鲍溶《读李相心中乐》:“果闻丞相心中乐,上赞陶唐一万春。”

  • 起予

    《论语·八佾》:“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后因以“起予”用指对自己有所启发。权德舆《酬

  • 尊中弩

    汉代杜宣为汲县主簿,于县令堂上饮酒,北墙上悬一赤弩,映在酒杯中,似蛇,杜宣饮之,胸腹痛不可治。后知为弩影,乃不治而愈。事见汉应劭《风俗通·怪神》。后因以“尊中弩”谓因疑惑而引起恐惧或疾病。杜甫《风疾舟

  • 放胆诗

    清吴震方撰。震方,字青坛,石门(今浙江崇德)人,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吴氏以为初学诗者不宜小心翼翼,而应放手大胆,唐人中不乏长江大河之篇,足资初学参考。故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

  • 夫子墙

    《论语·子张》载:有人夸奖子贡贤于孔夫子,子贡以墙作比喻,说自己的墙仅“及肩”,而“夫子之墙数仞”,以此说明孔子道德学问高深。后以“夫子墙”为称美人的道德学问之典。钱起《寻司勋李郎中不遇》:“重花不隔

  • 黄雀

    《汉书·五行志中之上》载:“王莽自谓黄象,黄爵巢其颠也。”爵,通“雀”。意为王莽将要代汉而立。后因以“黄雀”比喻得志之小人。骆宾王《帝京篇》:“黄雀徒巢桂,青门遂种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