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惠帝曾亲率兵讨伐太弟颖,兵败于荡阴,百官溃逃,惠帝面前,飞矢如雨,唯嵇康之子侍中嵇绍俨然端冕,以身体遮掩晋惠帝,中箭而死,血溅惠帝御服。事后晋惠帝保留血衣以示不忘。见《晋书·嵇绍传》。后因以为咏忠臣
诗话。南宋严羽撰。全书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部分,末附《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撰者对此书甚为自负,认为乃“自家实证实悟”之作,“断千百年公案,诚惊世绝俗之谈,至当归一之论”。“诗辨”乃全书
张森生等编撰。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6月出版。本书介绍入选唐诗描绘的山水风光和名胜古迹的兴废变迁及有关人物的遗闻轶事。详参《说唐诗·爱国情思》。
【介绍】:失名。生平不详。《全唐诗补编·续拾》收其《题伏波庙》诗1首。
明潘光统编,黄佐订补。光统,约活动于明世宗嘉靖年间,曾受学于黄佐。黄佐(1490~1566),字才伯,号泰泉,香山(今广东中山)人,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官至少詹事,著有《泰泉集》。《唐音类
【介绍】:见权澈。
古代认为天节八星主使臣事,因称帝王的使者为星使,使节出行为星辰动。吴融《关东献兵部刘员外》:“昨夜星辰动,仙郎近汉关。”
【介绍】:见叶法善。
原名苏岭山,在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城东南。北临汉水,南接霸王山。峰峦高耸,邃谷幽泉,洞奇石秀,景色佳丽。东汉建武年间,襄阳侯习郁立神祠于山,刻二石鹿夹神道口,故称鹿门寺。山亦随寺名,称鹿门山。西晋时曾改寺
凄凉不安。李中《海上和柴军使清明书事》:“却是旅人凄屑甚,夜来魂梦到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