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鲍防

鲍防

【生卒】:722—790

【介绍】:

字子慎,郡望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洛阳(今属河南)人。新、旧《唐书》有传。天宝十二载(753)进士,授太子正字。后历仕节度从事、节度使、御史大夫、观察使、礼部侍郎、京兆尹、工部尚书等职,封东海郡公。卒谥曰宣。防工诗,早年所撰《感遇》诗17篇,“以古之政法,刺讥时病,丽而有则,属诗者宗而诵之。”(穆员《工部尚书鲍防碑》)《全唐诗》存诗8首,多与鲍溶诗相混,确为防作者仅4首。又收联句3首。《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联句3首,四言偈1首。

【生卒】:722—790

【介绍】:

唐代诗人。字子慎。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一说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天宝十二载(753)进士及第。调太子正字。宝应元年(762)起为浙东观察使从事,与严维丘丹等联唱迭和,成《大历年浙东联唱集》二卷(已佚)。约大历五年(770)入为职方员外郎。出为太原少尹、河东节度行军司马。十二年(777)拜河东节度使。十四年(779)入为御史大夫兼京畿观察使,改福建观察使。建中元年(780)改江西观察使。兴元元年(784)擢礼部侍郎。贞元元年(785)知贡举,策贤良方正,擢穆质柳公绰等,世美其知人。二年(786)拜京兆尹。五年(789)以工部尚书致仕,次年卒,谥宣。善辞章,尤工诗,有时名。与中书舍人谢良弼为诗友,时号“鲍谢”。诗多兴寄,风调严整。天宝中作《感遇》十七章(已佚),“以古之正法刺讥时病,丽而有则,属诗者宗而诵之”(《鲍防碑》)。《宋史·艺文志七》著录《鲍防集》五卷、《杂感诗》一卷,已散佚。宋曾巩《鲍溶诗集目录序》考定《鲍防集》实为《鲍溶集》。《全唐诗》存诗八首、联句三首(《上巳寄孟中丞》等系误收鲍溶诗),《全唐诗补编》补联句三首;《全唐文》存赋二篇,《唐文拾遗》补文一篇。事迹见唐穆员《鲍防碑》,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校笺》卷三。

猜你喜欢

  • 过申州

    【介绍】:戴叔伦作。一作方干诗,非。申州,唐属淮南道,治义阳县,即今河南信阳市。代宗宝应元年(762)二月,淮西节度使王仲升与史朝义将谢钦讓战于申州城下,为贼所虏,城陷被劫。诗即写战乱后作者经申州时所

  • 雁鱼

    指传信者。鱼玄机《期友人阻雨不至》:“雁鱼空有信,鸡黍恨无期。”

  • 龚渤海

    指汉渤海太守龚遂。亦借指有德政的循吏。杜荀鹤《寄温州朱尚书并呈军倅崔太博》:“教化静师龚渤海,篇章高体谢宣城。”参见“龚遂”。

  •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介绍】:李白作。戴天山,又名盖天山,在今四川江油市北太华山后三十里处。此诗为李白少年时在家乡访道之作。前六句写山中寂静幽美的景色,突出一个“静”字。末二句点出“无人”,切“不遇”。王夫之曰:“全不添

  • 萧建

    【介绍】:郡望南兰陵(今江苏常州)。曾祖萧瑀为初唐宰相。曾任黔中观察使、礼部侍郎等。《全唐诗》存诗1首。

  • 冷朝阳

    【介绍】:唐代诗人。润州江宁(今江苏南京)人。生卒年不详。大历四年(769)进士及第。不待调官,即归家省觐。钱起、李端等饯别赋诗,人以为荣。后为昭义节度使幕从事。兴元元年(784),官太子正字。工诗。

  • 陈思

    见“陈王”。

  • 转江云栈细,近驿板桥新

    【介绍】:王建《送李评事使蜀》诗句。栈,在悬崖峭壁间凿石架木开辟出来的道路;云栈,写栈道高入云霄。二句以悬想的口吻,拟写蜀道的险峻和友人旅途的艰辛,表达对友人使蜀的关切和劝勉。“细”字从行人感受方面写

  • 陈子昂研究

    韩理洲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出版,26.7万字。该书是学术界关于陈子昂的第一部研究专著。共分四部分:一是对陈子昂生卒年、行事、诗文编年的考辨,及其生平、思想的评价;二是对陈诗的产生、思想内容、艺

  • 延平津

    古代津渡名。在今福建省南平市(晋代为延平县)东南闽江上游。晋代张华、雷焕掘丰城狱得龙泉、太阿二宝剑,张、雷各执其一。雷焕死后,其子携一剑渡江,其剑于此处入水化为龙。事见《晋书·张华传》。黄滔《浙幕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