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春秋》三传

《春秋》三传

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榖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春秋》及其三传均为儒家经典组成部分。《春秋》,相传为孔子所修订或著作,为春秋时编年体史书,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迄于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凡二百四十二年。但其文字简短,措词隐晦。《左传》亦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旧题左丘明(春秋时人)撰。近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依据各国史料编成。《左传》用事实解释《春秋》,起于鲁隐公元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所记的内容时间比《春秋》多出十三年。《左传》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记事详明,文字优美,为中国古代史学和文学的名著之一。《公羊传》亦称《春秋公羊传》或《公羊春秋》。旧题公羊高(战国时人)撰,实际上起初只有口说流传,至汉景帝时才由公羊寿和胡毋生“著于竹帛”。是用义理解释《春秋》的编年体史书。其起迄年代与《春秋》同。《公羊传》是今文经学的重要典籍,强调《春秋》“大义”,记载史实较略,历代今文经学家常用其作为议论政治的工具。《穀梁传》亦称《春秋穀梁传》或《穀梁春秋》。旧题榖梁赤(战国时人)撰,实际上起初亦只有口说流传,至西汉时才写成定本。是用义理解释《春秋》的编年体史书。其起迄年代亦与《春秋》同。是研究秦汉间和汉初儒家思想比较重要的资料。

猜你喜欢

  • 阳平关战役

    宋蒙间一次重要战役。南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蒙古窝阔台汗命次子阔端经略四川。次年秋,阔端率军数万攻大安军(今陕西宁强大安镇),宋将曹友闻率军迎战于阳 平关(今陕西宁强西北),兵败身死,所部全军

  • 滑台之战

    刘宋和北魏间的战争。悬瓠战后,宋文帝乘胜北伐。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七月,宋派王玄谟、沈庆之等率军,分两路北上。王玄谟所统东路军,为北伐主力。该军渡过黄河,进围滑台(今河南滑县东),然久攻不克。

  • 马邑设伏

    西汉初年,匈奴屡次侵扰汉朝边郡,汉武帝听取大行令王恢建议,改和亲政策为军事进攻。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汉朝政府使马邑(今山西朔县)人聂翁壹(又作聂壹)出塞贸易,佯以出卖马邑城,引诱匈奴单于。匈奴

  • 禹会塗山

    传说禹为了进一步加强自己部落联盟首领的地位,在塗山(今安徽蚌埠市西淮河东岸)召集的夏、夷各部落首领的大会。据《左传》记载,参加大会的部落首领有上万人,并且在会上都以玉帛向禹朝贡,行臣服礼节。这次大会被

  • 满文

    满族的文字。女真族初无文字,金太祖仿契丹字创制女真大字,熙宗又制女真小字,盖皆脱胎于汉字。至清时其字均已失传不用。清太祖时,始仿蒙古字制满族文字,太宗时又附增圈点而字渐增多,是为满文,当时称为国书。其

  • 俄国撤兵条约

    见“交收东三省条约”。

  • 申公巫臣使吴

    管仲相齐过程中的一项改革内政的措施。这项措施是针对鄙野的农民而实行的,即根据农民种植土地的肥瘠及收成的多少征收不同的赋税。这项措施的目的,在于防止农民因赋税不均而流徙。

  • 渤海帐

    辽北面诸帐之一。契丹灭渤海国之后,迁其王族大氏居辽内地,地位仅次于遥辇氏贵族。设渤海帐司以总掌其事。设渤海宰相、渤海太保等官。

  • 中法北京条约

    原称《中法续增条约》,1860年10月25日(咸丰十年九月十二日)法国在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之后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恭亲王奕訢代表清政府与法国全权代表葛罗在北京礼部大堂签订。共十款。除了承认中法《

  • 三公九卿

    秦汉时期中央政府设置的高级官僚机构。据说周代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秦朝建立后,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丞相为百官之长, 辅佐皇帝,综理全国政务。汉初改为相国,西汉末年又改称大司徒。太尉为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