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保路运动

保路运动

辛亥革命前夕中国人民反对清政府对外出卖铁路主权的爱国运动,亦称保路风潮,是收回利权运动的继续和发展。1911年5月(宣统三年四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已准归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随后又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订立《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将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清政府出卖路权的罪行,引起湘、鄂、川、粤四省与铁路有紧密联系的广大群众的愤怒,也直接侵犯了地方绅商资产阶级的利益,因此四省迅速掀起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保路运动。运动开始时是由立宪派领导的,采用开会宣传、进京请愿的方式,要求清政府收回成命,力图将运动限制在“文明争路”的范围内。但清政府悍然拒绝并严禁保路运动。广大群众逐渐突破“文明争路”的束缚,长沙、株州万余工人举行罢工示威,湖北宜昌数千筑路工人与清军发生武装冲突,湖南学生罢课抗议清政府的卖国行径,留日学生与海外华侨也坚决主张和清政府抗争到底。四川的保路运动尤为激烈,各地纷纷成立保路同志会。8月24日(七月一日)成都召开有万人参加的保路大会,号召罢市、罢课、抗粮抗捐。四川的革命党人和哥老会力图把保路风潮引向武装起义。9月17日(七月二十五日)清四川总督赵尔丰诱捕保路同志会代表罗伦、蒲殿俊等,封闭铁路公司,愤怒的群众数万人齐集督署门前要求释放被捕人员,赵尔丰竟下令开枪打死群众几十人,造成流血惨案。消息传出,全省沸腾,各地纷纷组织保路同志军,发动武装斗争,旬日间就有十几万起义军进攻成都。保路运动的猛烈发展使清政府惊慌万状,急忙从湖北调新军入川镇压,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趁机发动武昌起义。

猜你喜欢

  • 黄华起义

    元初福建农民起义。首领黄华,建宁政和(今属福建)人。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黄华组织盐夫,并联络建宁(今福建建瓯)、括苍(今浙江丽水)民众及畲族女首领许夫人举行起义。至元十七年,黄华一度降元,被

  • 建康战役

    宋金间一次重要战役。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完颜宗弼(兀术)分兵大举南下攻宋,两淮州县纷纷为其占据。宋宰相兼江淮宣抚使杜充统重兵屯驻建康府(今江苏南京),而整日闭门不出,荒于备战。十一月,金军由马家

  • 鸦片战争

    1840至1842年间,英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因为这次战争的导火线是英国向中国强行推销鸦片,故称鸦片战争。从十八世纪中叶起,英国即不断扩大对华鸦片贸易,鸦片的泛滥给中国带来了严重危害。人民

  • 将军府

    袁世凯统治时期的官署名。袁世凯当上中华民国大总统后,积极建立独裁统治,1914年在北京设立将军府,直隶于大总统,给各地被解除军权的高级将领以将军称号调来将军府任职,由陆军总长段祺瑞以建威上将军的资格兼

  • 楚庄称霸中原

    城濮之战后,楚因北上受阻,转向东方发展,灭掉淮水流域一些小国,增强了实力。楚庄王即位后,以孙叔敖为令尹,选贤任能,发展生产,改革政治,又平定了贵族若敖氏的叛乱及附近群蛮、百濮的骚扰,使楚的国势为之一振

  • 御前会议和清室对外宣战

    1900年6月(光绪二十六年五月)西摩率联军进犯北京,各国军舰逼近大沽口。清政府内部主战、主和两派争吵不休,慈禧太后倾向主战,于6月16日至19日(五月二十日至二十三日)连续四次召开有王公大臣、六部九

  • 强学会

    清末维新派创立的第一个政治团体。1895年8月(光绪二十一年七月)由康有为首倡,翰林院侍读学士文廷式出面,在北京正式成立。主要成员有:杨锐、沈曾植、沈曾桐、汪大燮等。公推陈炽为总负责,梁启超为书记,主

  • 新朝

    朝代名。亦称新莽。汉成帝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封外戚王莽为新都侯。后王莽执秉汉政。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代汉称帝,即以新为国号。开国时,承西汉版图,东、南至于海,西到巴尔喀什湖、葱岭一带,西南

  • 经界推排

    又名推排经界,简称推排法。南宋末年分区逐级检核官、民户田庄,厘定赋税的措施。南宋绍兴以后历次实施经界法,均遭官僚豪绅强烈反对与抵制破坏,成效甚微。景定四年(公元1263年)贾似道推行公田法后,次年九月

  • 拒俄义勇队

    二十世纪初中国留日学生建立的抗俄组织。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沙俄拒绝按照《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的规定从中国东北撤军,反而提出七项无理要求,企图置中国东北于沙俄殖民统治之下。消息传出,激起中国人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