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太平军第二次西征

太平军第二次西征

1860—1861年(咸丰十至十一年间)太平军所进行的奔袭武汉、以救安庆的战役。安庆是长江中游重镇,对于建都下游的太平天国来说,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讧之后,武汉与九江相继陷于敌手,曾国藩督湘军主力进犯安庆。1860年9月(咸丰十年八月)太平军开始西征。西征军主力分别由陈玉成和李秀成统率,沿江南北两岸向西挺进,预计于1861年4月(二、三月)会师武汉,把战火引向敌人后方,避敌主力,打其虚弱,攻其必救,以期既解安庆之围,又乘机歼灭湘军主力。北路陈玉成部率先西进,于翌年3月(咸丰十一年二月)攻克湖北黄州(今黄冈),迫近武昌。是时,刚在汉口取得租界的英国驻华参赞巴夏礼赶到黄州,阻止陈玉成率部向武汉前进。陈玉成决定暂停进攻武汉,令赖文光留守黄州,亲率大军转攻德安、随州等地。4月(三月)湘军猛攻安庆,陈玉成率军回援。李秀成出师较晚,他欲取苏渐为根据地,对于保卫安庆、力争上游的决策抱着消极的态度。只是由于天王“严诏”催迫,他才勉强应命西征。1860年10月(咸丰十年九月)李秀成率领南路军从天京出发,翌年6月(五月)进克武昌县(今鄂城),逼近武汉。当时如果李秀成联合屯军黄州的赖文光,南北夹攻,克复武汉是可能的,但是李秀成却计不出此,他主要由于重苏浙、轻皖鄂的思想作怪,在召集了鄂南一带数十万起义群众之后,便于7月(六月)退回江西,旋即入浙。这样,奋战经年、纵横长江两岸、会师武汉以救安庆的战略计划就完全落空了,从而加速了安庆的陷落和太平天国的败亡。

猜你喜欢

  • 高煦之叛

    明宣宗时皇族内部争夺皇位的斗争。明成祖封子朱高煦为汉王,高煦狙诈多智,以武才自负,曾随成祖出征有功,阴谋夺太子位,未成。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八月,高煦在乐安(今山东邹平北)举兵反,任命王斌、朱煊

  • 新疆建省

    指清朝在新疆正式建立行省事。乾隆初年勘定西域,更名新疆。龚自珍于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和1828年(道光八年)两次建议在新疆没置行省。1877年(光绪三年)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的左宗棠上疏奏请新

  • 韩德让执政

    辽太祖阿保机攻占蓟州时,玉田地主豪族韩知古降辽,受命总管汉人事务。其子韩匡嗣于景宗时又先后任上京留守、南京留守、摄枢密使。匡嗣子韩德让先以代父镇守南京(今北京)大败宋兵有功,擢为辽兴军节度使、南院枢密

  • 古欲起义

    辽天祚帝时,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地区一次农牧民起义。天庆五年(公元1115年)二月,饶州(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巴林桥西北)渤海人古欲(一称摩哩)自称大王,聚集头下城居民起义,有步骑三万余

  • 陈州之役

    唐末黄巢起义军撤离长安后与唐军进行的一次决定性战役。中和三年 (公元883年)五月,黄巢率十五万大军由长安撤至河南。前军大将孟楷一举攻克蔡州(今河南汝南),降其节度使秦宗权,遂连兵攻打陈州 (今河南淮

  • 省陌

    五代时后汉盘剥人民的手段之一,唐末以来,经济萧条,钱币数量过少,流通不便,遂官定以八十文为一“陌” (百)。后汉三司使王章规定民间向官府交钱时以八十文为一陌,而官府支出时却以七十七文为一陌,称为“省陌

  • 董贤嬖幸

    西汉末年,统治阶级日益腐朽堕落。汉哀帝宠幸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人董贤,任为驸马都尉侍中,出则参乘,入侍左右。旬月之间赏赐累钜万,贵震朝廷。常与皇帝卧起。曾昼寝,偏压汉哀帝衣袖,帝欲起而董贤未醒。为避

  • 王亥服牛

    关于商先公王亥的历史传说。亥,一作胲、核、该、垓,或误作振、眩、冰。甲骨文称之为高祖亥或高祖王亥。契的第七代孙。文献上说王亥发明服牛,当他赶着牛群向北走到有易氏(或作有狄, 《楚辞·天问》误作有扈)地

  • 和约章程

    见“中法天津条约”。

  • 辛酉政变

    又称 “祺祥政变”。1860年(咸丰十年)咸丰皇帝在英法联军进逼北京时逃往热河承德避暑山庄,翌年8月(七月)病殁,遗诏立其六岁幼子载淳为皇太子,继承皇位,并以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协办大学士、户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