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

朝代名。南朝之一。公元420年刘裕建立。因皇室姓刘,亦称刘宋。刘裕在镇压孙恩、卢循起义中,发展了个人势力,并在灭亡南燕、后秦的北伐战争中,提高了个人声望,为其纂权创造了条件。(公元420年),刘裕废东晋皇帝司马德文, 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宋,建元永初,仍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刘裕死,子义隆继位,改元元嘉。时社会稳定,生产发展较快,出现小康局面,史称“元嘉之治”。元嘉末年,宗室内部,争夺皇位,相互残杀。各地不断爆发农民起义,刘宋统治力量衰弱。升明三年(公元479年)四月,禁卫军将领肖道成,废宋顺帝刘准, 自称皇帝,改国号为齐, 宋亡。刘宋传八主,历五十九年。强盛时,北以秦岭、黄河与北魏接壤,南到今越南横山,西到四川大雪山,西南包括今云南,东、东南抵大海。

猜你喜欢

  • 成都府战役

    北宋时李顺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占成都府(今四川成都)和保卫成都府的战役。参见“王小波、李顺起义”。

  • 滦州起义

    武昌起义爆发后,驻滦州新军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于1911年10月29日(宣统三年九月八日)联名通电,要求清廷立宪。清政府急派驻保定第六镇统制吴禄贞往滦州“宣慰”。吴禄贞本是革命党人,又

  • 内阁

    官署名。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后,虽然实现了“乾纲独断”,却深感独自统御天下,不可没有辅臣。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朱元璋设华盖殿、武英殿、文华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从翰林院等文斡机关中选调官

  • 丹阳之战

    战国中期秦败楚的战役。当楚怀王知道张仪原答应秦给楚商於(今河南淅川西南,一说商於之商指今陕西商县东南,於指今河南陕县两邑及两邑之间的地区,即丹水中、下游一带)地方六百里面后来却诡称只答应给六里的消息之

  • 三国鼎立

    魏、蜀、吴三国割据局面。参见“魏”、“蜀”、“吴”。

  • 柘皋之战

    宋金间一次重要战役。绍兴十年(1140年)五、六月间金军于顺昌(今安徽阜阳)溃败后,退守开封。南宋赵构秦桧急命诸路宋军撤还。兀术遂会合两河金军与旧部十余万众回师南下淮西,攻占寿春(今安徽寿县)、庐州(

  • 陈家谷口战役

    宋辽间一次重要战役。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北宋三路伐辽。西路军以潘美为都部署,名将杨业为副, 王侁为护军。连克云(今山西大同)、应(今山西应县)、寰(今山西朔县东)、朔(今山西朔县)四州。谋麾师而

  • 都察院

    官署名。明初,监察机关沿用唐宋旧制,中央设御史台。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扩大监察机构,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其地位和职权,都有进一步提高。朱元璋整肃吏治,对官吏的监督主要依靠都察院。都察院设左、右

  • 陈峒起义

    南宋孝宗时湖南农民起义。荆湖南路郴州(今湖南郴县)官府榷酒,官吏贪残虐民。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宜章(今属湖南)农民陈峒聚众举行起义。以当地山林为据点,四出袭击官军,深得民众拥护,队伍迅速扩大至

  • 明朝

    朝代名。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元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八月,朱元璋北伐军进占大都(今北京),结束了元朝的统治。同年正月,朱元璋改元洪武,定国号为明,都南京。朱元璋即明太祖。永乐十九年(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