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左宗棠收复新疆

左宗棠收复新疆

1865年(同治四年)阿古柏入侵新疆后,沙俄又乘机于1871年(同治十年)侵占伊犁,加紧与英国争夺新疆地区。与此同时,中国东南、南部和西南边疆也面临侵略威胁,边疆危机全面发生。李鸿章等人主张筹办东南“海防”而放弃新疆。左宗棠则主张“海防”、“塞防”并重,决心武力收复新疆。左宗棠(1812—1885),湖南湘阴人,字季高,曾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和西北回民起义,自1866年(同治五年)任陕甘总督,旋又任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1873年(同治十二年)所部军队到达河西走廊,次年分兵进入新疆哈密地区,在这里兴办水利,开垦荒田。1875年(光绪元年)左宗棠受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筹饷整军,积极备战。鉴于军粮筹集和运输比较困难,左宗棠主张采取精兵缓进速战速决的战略战术,作战步骤则为先北后南。出关(嘉峪关)部队经过认真整顿,计有张曜、金顺、刘锦棠等部七万余人,时张曜、金顺二部已在关外,其中张曜部驻屯哈密,金顺部与景廉部合并,驻屯巴里坤。刘锦棠部为刘松山旧部湘军,为作战主力。1876年(光绪二年)春,左宗棠由兰州移麾肃州,随即开始进兵,命张曜部仍驻屯哈密,而以刘锦棠与金顺二军先取北路。是年夏,刘锦棠部一战而克古牧地,乌鲁木齐、昌吉、呼图壁等处的阿古柏军队,以及投靠阿古柏的原陕西回民起义头目白彦虎所部闻风南逃。11月(九、十月)刘锦棠与金顺合军攻下玛纳斯,天山北路底定。因大雪封山,不克南进,左宗棠令暂屯兵休整。1877年(光绪三年)春,挥师南指。刘锦棠部奇袭达坂城,歼阿古柏军精锐,吐鲁番、托克逊的敌军弃城而逃,刘锦棠会合张曜等部进驻,南疆门户大开。阿古柏穷途末路,退到库尔勒绝望自杀,其长子伯克胡里及白彦虎在英、俄支持下负隅顽抗。左宗棠力排英国“调停”,继续进剿。南疆各族人民久受阿古柏的荼毒,纷纷拿起武器配合清军。自10月(八、九月)起,喀喇沙尔、库尔勒、库车、阿克苏、乌什等城相继被收复。12月(十、十一月)左宗棠军队又克喀什噶尔、叶尔羌、英吉沙尔,伯克胡里与白彦虎残部败逃俄境。1878年1月(光绪三年十一月)左宗棠军队克复和阗。至此,除伊犁地区尚被沙俄侵占之外,其余新疆地方皆收复。

猜你喜欢

  • 重庆教案

    (1)1863年(同治二年春)法国天主教主教范若瑟扩建崇因寺教堂,强占民产,激起公愤。群众焚毁教堂和传教机构多处。事件发生后,四川总督骆秉章屈服教会压力,以重建教堂结案。(2) 1886年(光绪十二年

  • 中日天津会议专条

    又称《中日朝鲜商订专条》或《中日为朝鲜撤兵条约》。1884年(光绪十年)驻朝日军支持朝鲜亲日派发动政变,清军应朝鲜政府之邀帮助镇压, 日本借此要挟清政府谈判。1885年4月18日(光绪十一年三月四日)

  • 海陵败亡

    金海陵王完颜亮即位后,于改革旧制,加速金朝封建化进程的同时,又不顾宋金和平交往的历史趋势和南北人民的愿望,于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倾全国兵力财力大举南下,妄图消灭南宋,作全中国的皇帝。举国骚然,汉

  • 天下兵马大元帅府

    辽代最高军政机构。辽以北枢密院为主管军政的机构。但习惯上又往往以太子、亲王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和副元帅,总领全国军政。置天下兵马大元帅府为其办事机构,其下有大元帅府、都元帅府、大详稳司、诸路兵马统署司等机

  • 总检察厅

    官署名。北洋军阀政府于1912年根据《中华民国法院编制法》而设立的最高监察机关,与最高审判机关大理院相配设置。总检察厅设总检察长一人,检察官二人以上。职权是根据刑事诉讼律或其他法律规定,实行搜查,提出

  • 成康之治

    西周成王和康王时期,上承文王、武王的功业,对内奉行周公“明德慎罚”的主张,缓和阶级矛盾,对外继续武力征服,控制异邦,巩固周王室的统治。《史记·周本纪》夸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 刑错四十年不用”。后人

  • 西平之战

    隋朝与吐谷浑之间进行的一次重要战役。吐谷浑是我国古代西部境内少数民族之一,当时居住于青海、甘肃之间。大业五年(公元609年),隋炀帝率兵西渡黄河,到达西平郡(今青海乐都),将击吐谷浑。吐谷浑可汗伏允率

  • 胡服骑射

    战国时赵武灵王改革军事的措施。赵武灵王十九年(公元前307年),为了兼并领土,进攻中山(都灵寿,在今河北平山三汲乡),防备北方的燕国、东方的东胡、西方的林胡、楼烦以及秦、韩等国,召见楼缓谋划,进行军事

  • 季历为商牧师

    公亶父传位季历(或称王季),正当商王武乙时代,周族和商王朝建立了友好关系。季历在商的支持下,对今山西境内的戎狄部落展开了进攻。古本《竹书纪年》说,武乙时代,季历曾“伐西落鬼戎,俘十二翟王”;文丁时代,

  • 圆明和尚起义

    元中期陕西农民起义。首领圆明和尚,奉元盩厔县(今陕西周至)终南景谷小高山之僧,本姓白,名唐兀台,原为耀州美原县(今陕西富平)探马赤军人。延祐七年(公元1320年)四月,圆明和尚在小高山湫池边建禅庵诵经